曾慶群 Karen Tseng
美國中華藝術學會會長、北美矽谷印社執行副會長
曾慶群,號子牧,出生成長於香港,現長居美國加州。自幼學習西洋畫, 酷愛抽象表現派的表達方式。 屢次在香港的畫廊展出, 1987年在香港藝術雙年展獲得市政局藝術獎藝術,作品榮為香港藝術館永久收藏。1992年畢業於Mills College藝術歷史系,專研亞洲美術史。 在University of San Francisco 攻讀商科。 90年代,曾從事拍賣中國藝術評估與其他業務。 2006年至2016年,在加州的庫布蒂諾公立校區教 K-8年級的小朋友美術,並設計了一套美術與社會科並行的美術課程。 2008年後潛心水墨書畫篆刻, 先後師事簡國藩、侯北人、呂媞、張梅駒及張芮之先生。2022年,開始在加州FUHSD高中校區的成人學校教國畫及書法。現任美國中華美術學會會長,北美矽谷印社副會長,北美嶺南畫會秘書長,汲古書會會員。曾編《墨趣:呂媞書法選輯》及《墨趣:呂媞書畫集》,2020年主編《矽谷印刊》第二期。
🔹️ Instagram: karenhtseng
🔹️ Website: www.karentseng.com
🔹️ 風簷雅敘 🔹️ 元押印 | 北美矽谷印社執行副社長 曾慶群老師主講|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名譽策展人(Curator Emeritus)謝瑞華老師介紹收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ElFI4ssqVc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 詩經 ‧ 國風 ‧ 衛風 ‧ 木瓜 》
永以為好
我十分喜歡詩經中的「木瓜」詩,因為它用很可愛淺易的文字說出人與人閒相處之道。全詩共分三章,每章提到「匪報也」,說明不是要以贈物來相報答。詩中說明「瓊琚」、「瓊瑤」、「瓊玖」,都不比「木瓜」、「木桃」和「木李」珍貴,它們是完全不一樣的東西。它們可以用來比喻每個人把不同的內涵品質帶進一段人際關係中,互補對方,這樣就能結下「永以為好」的善緣。(圖一)用方塊字去設計的白文「永以為好」,取其厚重、穩重的感覺,亦嘗試以白線的沾黏與大塊留紅去營造視覺效果(圖二)朱文「永以為好」,設計靈感來自臺靜農所刻「以介眉壽」(圖三),採其有趣的設計元素,以金文重新創造,過程既複雜也好玩。兩方「永以為好」,白文的石材為印度石,2.1x2.1x5.4cm; 朱文的石材為壽山石,2.5x2.5x5cm.
(圖一)白文「永以為好」曾慶群刻
(圖二」朱文「永以為好」曾慶群刻
(圖三)朱文「以介眉壽」臺靜農1976年為張大千刻
(圖四)兩方「永以為好」印章邊款 ,
印度石 2.1x2.1x5.4cm,壽山石 2.5x2.5x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