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簷雅敍 ZOOM 會
「書法力學」
晋唐人行書運筆法
美西 | 06/02/2023 週五 [晚] 06:30 - 08:00
亞洲 | 06/03/2023 週六 [晨] 09:30 - 11:00
ZOOM ID: 646 831 4508
PASSCODE: WINDWIND
多才多藝的阮大仁博士不但擁有數學電腦理工背景,更在文史書法皆有相當的造詣。曾經見識書法大師于右任先生書寫過程,深獲啟迪,而開創個人行草風格。
講座將濃縮一甲子的書法探索精華。以牛頓力學分析毛筆運行的推力與拉力,探討三度空間的行草書寫,推測晉唐古人行書的精髓要訣,並示範推介簡易可行的運筆方法,揭示簡要實踐要義,與大家一起領略毛筆書法的奧妙。
■《阮大仁論行書》關鍵性的一段文章
「發力與中鋒」兼述古今行書筆法之不同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sDx_WElhNHJs1pq84o6dO7ofT3OtFulj/view?usp=sharing
■《翰墨隨心 --- 阮大仁書法集》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l830ecYdhZZ-9jNG4T5oCssu62gYLoS9/view?usp=sharing
文理兼修 博學中西
阮大仁博士主講
生於1942年,現年81歲。原籍浙江餘姚。父親阮毅成先生曾任臺灣中央日報社長。家學淵源,自幼文理兼修。
1965年獲台大數學系學士,1966年赴美留學。曾經解答三百年數學難題,先後榮獲聖母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 Dame)數學博士,威斯康辛大學密爾瓦基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ilwaukee)工商管理碩士(MBA)及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 電腦碩士。曾任大學數學教授,又從事工商業科技業,受聘商會及銀行界要職,並自行經商。在各領域都有獨創的見解與成就。
2003年自職場退休,二十年來潛心書法創作與近代史研究。發表多篇論文,並著有歷史政論書籍---《台灣的民權與人權問題》、《蔣中正日記中的當代人物》、《蔣中正日記中的抗戰初始》、《一號作戰暨戰後東亞局勢的影響》、《蔣中正日記揭密》。
19歲時候曾經見識于右任先生書寫過程而深受啟發。從文史涵養與力學理論多方潛心研習書法,已逾甲子。
多次參展個展。硅谷亞洲藝術中心特別將作品編成《翰墨隨心 --- 阮大仁書法集》。2023年六月將於中國黃山參加「印堂雅集」展出。作品包括〈秋興八首〉長卷,逾四十公尺,每字約一至四掌大,全以晉唐人行書古法書寫。此巨幅近作為台北何國慶先生所收藏。
致力宣導書法藝術。2017年於台北,以「大氣磅礡」為講座主題,受邀於「何創時書法基金會」講述于右任先生書法要義。經常於北加州矽谷地區谷雨書苑講授書法要義。並有 YouTube 影音系列供大家研討。
阮大仁博士書法要義影音系列
https://youtu.be/-0eHkNh2VB8
https://youtu.be/VZGx0ikBszI
https://youtu.be/AumjeqQCGTU
https://youtu.be/hFRvZiw7fng
https://youtu.be/N_hw039i-Ww
風簷雅敍 ZOOM 會
來龍去脈話《老子》
美西 | 06/09/2023 週五 [晚] 06:30 - 08:00
亞洲 | 06/10/2023 週六 [晨] 09:30 - 11:00
ZOOM ID: 646 831 4508
PASSCODE: WINDWIND
幾千年來,《老子》被尊為先秦道家要書。那麼 ----
《老子》想說什麼?
誰是先秦道家?
誰是太上老君?
道教信奉《老子》嗎?
楊積亮老師90分鐘講座來龍去脈《老子》,並細說楚簡《老子》和帛書《老子》的同異。
風簷學會「風簷展書讀」導讀老師
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學士
美國康乃爾大學 (Cornell University) 電機工程學博士
楊積亮博士 Leon Yang 主講
「很想知道我們現代人的生活想法,到底有那些痕跡和傳統文化有關?」北加州灣區從事計算機 CPU 芯片設計專業數十載。2015年退休後,潛心探索中國古文化源頭與脈絡。對中文古書饒有興趣 ---- 《詩》、《易》、《老子》、《莊子》、《韓非子》等等。
2021年8月以來,在風簷學會 Line 群組「風簷展書讀」先後導讀詩經與易經。綜合各家觀點,分享心得大要。其餘專文發表於「Tranquility 山不在高 -- a truth 實相 searching journal by Leon Yang」個人部落格 https://jileonyang.blogspot.com
🔹️ 風簷雅敘 🔹️四本書|楊積亮老師主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fABFCkV21c
🔹️ 風簷雅敘 🔹️ 詩經|楊積亮老師主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k7HYrNkRKs
🔹️ 風簷雅敘 🔹️ 來龍去脈 — 說故事讀《易經》|楊積亮老師主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4qUY2bnCG0
🔹️ [專文] 《易》和「八卦」的來龍去脈 [按鍵可見刊載]
🔹️ [風簷會刊] 鳥獸草木之名見於詩詞曲賦 [按鍵可見刊載]
蔡耀慶博士書法 「玄覧」
風簷雅敍 ZOOM 會
「大而有當」— 榜書大字
美西 | 06/16/2023 週五 [晚] 06:30 - 08:00
亞洲 | 06/17/2023 週六 [晨] 09:30 - 11:00
ZOOM ID: 646 831 4508
PASSCODE: WINDWIND
歷代的文獻中,大字書法有:「署書」、「擘窠書」、「榜書」等稱呼,這些語詞先後出現:「署書」,最早在秦漢時期出現;「擘窠書」,大約出現於唐代,最晚不會晚於宋代;「榜書」,則要到明清之際才出現。細查三者,所稱的內涵有些微差異,一般來說,「署書」指題署的各類文字,無論大字或小字。「擘窠書」泛指一切大字當然包括署書中的大字,清代康有為將「榜書」概念等同「署書」、「擘窠書」,於是以「榜書」指稱一切大字,成為現今最通俗的說法。本次將以傳世大字書法的拓本,回顧「榜書」這一名詞的變動歷程,也希冀從中感受大字書法所予人的特殊趣味。
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東方美術史博士
歷史博物館展覽組研究員策展人
臺灣科技大學兼任教授
蔡耀慶博士主講
「一天不寫字,就像沒過完一天的生活。」
蔡慶耀博士自從還未識字的孩提時代,即開始在舊報紙書寫毛筆字。小學四年級開始寫鋼筆字。「我爸買了鋼筆給我,我現在還保留我人生的第一支鋼筆」。大學三年級參加書法社團,開始臨帖。逢甲大學電機系畢業後,進入師大美術研究所,更深入書法藝術。因為愛寫字也能寫出好字,在兵役時期更成為同袍代寫情書第一人選。之後,繼續熱愛書法的研究能量,進入國立歷史博物館工作,與書寫藝術為伍,樂在其中。
「寫字最重要的是抒發自己內心的情性,把感覺寫在紙上,讓收到這張紙的對方可以知道自己的情性,比寫得漂亮還來得重要。」 主張自在心態,「人各有體」,每個人有書寫的特質,目的是不斷地寫字,寫出自己的樣子,而不是一直模仿他人。
除了擅長毛筆書法,更是鋼筆書法名家,在大學與校園外推廣大眾每日書寫,於奉元書院學會更有「老實寫字」系列講座。
於工展覽規劃與博物館藝術教育等工作貢獻良多。研究方向為書畫篆刻史研究、書法及篆刻創作。著有《明代印學發展因素及表現之研究》、《朱泥印話》、《文房清玩》等專書,以及多篇期刊論文及學術論文。
🔹️ 風簷雅敘 🔹️溥心畬先生的書畫藝術 | 蔡耀慶博士主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fLXLxD4xUo
🔹️ 風簷雅敘 🔹️ 明代印學發展與表現|蔡耀慶博士主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uhP2CDqtq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