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孜 教授(Christiana Chiu-shih Lin)
東吳大學音樂系暨研究所
臺灣藝術大學音樂系暨研究所
旅奧鋼琴家暨大鍵琴家 | 音樂教育家 | 史坦威藝術家
維也納三傑之一奧地利國寶級鋼琴大師 Paul Badura Skoda 關門弟子
林秋孜自幼受徐欽華教授啟蒙指導。於奧地利維也納、茵斯布魯克與德國慕尼黑等地深造,獲頒奧地利國立維也納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演奏家文憑及奧地利提洛爾邦立茵斯布魯克音樂學院雙碩士學位。
鋼琴演奏:師承奧籍鋼琴家Prof. Noel Flores、法裔德籍鋼琴家Prof. Claude-France Journès,承襲法國鋼琴大師Jacques Février與德國鋼琴大師Hugo Steurer門派傳統。大鍵琴演奏:師承奧籍大鍵琴暨管風琴家Prof. Michael Jaud。
作曲:師承奧籍作曲家Prof. Erich Urbanner。
旅奧期間,多次於薩爾茲堡國際音樂夏令營,跟隨美國傳奇鋼琴教父Prof. Leon Fleisher研習琴藝。1995年起,多次親赴莫斯科音樂學院,隨Prof. Monov及Prof. Natalie Trull研習深造。2013年起,追隨維也納三傑之一奧地利國寶級鋼琴大師Paul Badura Skoda深研琴藝。
作曲 | 演奏 林秋孜教授
Fantasia "Jasmine Flower" 茉莉花主題幻想曲
at Wiener Musikverein, Brahms Saal 維也納愛樂協會布拉姆斯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4WDj6FHzyww&ab_channel=ChristianaLin
* 聆 · 維也納琴籟 – 林秋孜 Christiana Lin
https://youtu.be/rsCije_NXsY
巴洛克音樂之旅 Music Links
2021-09-03 風簷雅敘 林秋孜教授 巴洛克音樂之旅
[1] Antonio Lucio Vivaldi --- Concerto for 4 violins in B minor, RV 580 Il Giardino Armonico
韋瓦第四把小提琴協奏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Ss6HKwhbAA
[2] Johann Sebastian Bach --- Concerto in A minor BWV 1065 | Netherlands Bach Society
巴哈四部大鍵琴協奏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mkJ0A7IfkY
[3] Georg Friederich Händel --- Lascia Chio pianga. Soprano | Julia Lezhneva
韓德爾歌劇選曲 讓我哭泣 (歌劇《里納爾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w1A5TQVwvQ
[4] Georg Friederich Händel --- Ombra mai fu" ( Serse ). Countertenor | Philippe Jaroussky
韓德爾歌劇選曲“樹蔭之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5v1PuhZ2zY
[5] Georg Friederich Händel --- 〈Messiah〉 Oratorio, HWV 56 / "For unto us a Child is born" (Stephen Cleobury)
Director: Stephen Cleobury, Choir of King’s College, Cambridge
韓德爾“彌賽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app=desktop&v=LFBIJgkj_-g
[6] Georg Friederich Händel --- Organ Concerto B -flat major Op.4 No.6
Organ: Iveta Apkalna, Frankfort Radio Symphony
韓德爾管風琴協奏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o6ekt2kTVg
[7] Johann Sebastian Bach --- French Suite no. 5 in G major BWV 816
Corti | Netherlands Bach Society
巴哈第五號G大調大鍵琴法國組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G8v_BA0Hhs
[8] Johann Sebastian Bach --- Brandenburg Concerto No. 5 in D major BWV 1050 – 1 Allegro
巴哈D大調第五號布蘭登堡協奏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K6-x9sdEYo
讓我哭泣 (歌劇《里納爾多》)
讓我為自己悲慘的命運哭泣
而我渴望自由
我渴望自由
讓我為自己悲慘的命運哭泣
而我渴望自由
我渴望自由
這場爭鬥模糊了我所遭受的痛苦
我祈求我的痛苦能獲得仁慈的解脫
而我渴望自由
我渴望自由
樹蔭之歌(懷念的樹蔭) (歌劇《serse 波斯王薛西斯》
我那有輕柔美麗葉子的梧桐樹 願命運對你微笑
願電擊 閃電 風景
永不打擾你珍貴的平靜
也不願你因狂風勁吹而被褻瀆
願你永遠沐浴在陽光下
更可貴 更可愛
更甜蜜
演奏會
1984年:「臺北市藝術季」,與指揮家張文賢及臺北室內樂團演奏莫札特《第二十三號鋼琴協奏曲》。
1989年:「維也納藝術季」,於維也納Urania音樂廳舉辦鋼琴獨奏會,演出香港作曲家周書紳的作品《龍舞》。
1991年:與指揮家Edgar Seipenbush及茵斯布魯克交響樂團(Innsbruck Symphoniker)合作演奏舒曼《a小調鋼琴協奏曲》。
1992年:「奧地利青年音樂家慈善音樂會」擔任鋼琴獨奏。9月與茵斯布魯克室內樂團(Innsbruck Chamber Orchestra)合作韋瓦第《四季協奏曲》(A. Vivaldi – The Four Seasons Op. 8)。
1993年:於國家音樂廳與指揮家Mark Graveson及華岡交響樂團合作巴赫《第二號布蘭登堡協奏曲》。同年度策劃四屆「大溪音樂季」。
199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Dr. Merton Miller 訪臺,歡迎會演奏音樂家。德國史坦威公司(Steinway & Sons)列入國際史坦威藝術家名錄。
1997年:「國際巨星音樂節」,與指揮家Jaime Laredo、大提琴家馬友友及小提琴家林昭亮,於國家音樂廳同臺演出韋瓦第《a小調雙小提琴協奏曲》。同年「臺北市傳統藝術季」音樂會「四季與春江花月夜-揚琴與大鍵琴的反向對話」,於國家演奏廳與大陸揚琴名家李小剛合作,改編中國古曲《春江花月夜》用大鍵琴演出。並應應鳳凰有線電視台之邀,於音樂節目「禮樂春秋」接受專訪,介紹大鍵琴與示範演奏。
1998年:「吳三連先生百年冥誕紀念音樂會-感動生命的音符」國家音樂廳,指揮家蘇正途,沛思管弦樂團,演奏郭芝苑先生《小協奏曲》。
2011年:於北京大學百年講堂多功能廳舉辦「自維也納至北京──鋼琴與古琴的對話」音樂會,與中國當代古琴家王鵬合作。
2013年至2015年舉行國際巡迴演出:應邀於維也奈克林姆莊園與奧地利知名鋼琴家約范卡 ‧ 班亮克(Jovanka Banjac)舉辦【維也納迴響─鋼琴四手聯彈音樂會】( Echo aus Wien ─ Klavierduo )。於天津音樂廳舉辦【豐富的琴籟─林秋孜羽管鍵琴•鋼琴獨奏會】。於北京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廳舉辦【禮讚經典─林秋孜鋼琴獨奏會】。
2014年於臺北巴赫廳舉辦【豐富的琴籟─林秋孜鋼琴獨奏會】。於廈門閩南大戲院舉辦【維也納經典之美─林秋孜鋼琴獨奏會】。於上海音樂廳舉辦【魅力經典─林秋孜鋼琴獨奏會】並獲「上海愛樂者雜誌」專題報導。
2015年應邀於維也納愛樂廳(Winer Musikverein Brahmssaal)舉辦【BEGEGNUNGEN邂逅 鋼琴獨奏會】由奧地利國寶級大師Paul Badura-Skoda親自開場推薦,並與林秋孜合奏Mozart《D大調四手聯彈鋼琴奏鳴曲》KV381。演出迴響獲上海愛樂者雜誌專題報導。
2016年:於臺大藝文中心雅頌坊舉辦【愛之光-獻給母親的詩心琴韻音樂會】,與余光中教授合作,並發表以余教授詩作《母難三日題》為靈感的新譜《愛之光》。
教育-琴吟雅韻(Cantabile Piano)
1994年,林秋孜創辦琴吟雅韻樂集(Cantabile Piano),擔任「琴吟雅韻系列音樂會」藝術總監,以辦校的理念薪傳樂藝、培養人才。至今2019年,已舉辦鋼琴及大鍵琴音樂會共49屆「琴吟雅韻音樂會」,其中第21屆在維也納的聖彼得教堂St. Peterskirche舉辦。
2004年至2008年,擔任臺灣大學鋼琴社指導教授。
研習營、大師班
於1997年、2000年、2008年舉辦「林秋孜鋼琴音樂教育研習營」。
2010年應中國北京大學之邀,於「名人講座系列」演講《恍惚的慢板─古典樂中的愛情命題》。
2012年於臺北史坦威鋼琴中心舉辦「貝多芬夏季音樂節──林秋孜鋼琴大師班」。2015年應維也納音樂學院(Wiener Musik Academie)之邀,於維也納舉辦鋼琴大師班。常應邀至各大學術單位舉辦大師班,包括北京大學、廈門大學與中央音樂學院附屬鼓浪嶼鋼琴學校等。
演講
為常年應邀功學社「音樂講堂系列講座」的鋼琴家。
應文化界之邀:林語堂故居,【音樂-生命旅程的心靈結晶】講座。
應企業界之邀:洪建全基金會,【送人文到企業】系列講座。應國際性社團之邀:國際崇她社、國際扶輪社。
Q&A
■ 推薦古典音樂入門中文書 ■
[1] 樂之本事 | 焦元溥著
[2] 古典音樂簡單到不行 | 吉松隆著
[3] 古典音樂小史(繪本) | 洪允杓著
[4]古典音樂欣賞入門 | 結成亨著
[5] 從O開始的古典音樂入門 | 高(山鳥)知佐子
[6] You Tube 劉洰渭教授的音樂賞析影片
話說揚州八怪
徐澄琪教授 主講
Ginger Cheng-chi Hsü
Professor Emerit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
「揚州八怪」 一詞首先出現於十九世紀論畫文獻,意指一群活動於十八世紀揚州的城市畫家。他們以偏離正統,風格獨特而留名畫史。檢視他們的作品,我們略窺一二盛清時期的畫人與畫事。
徐澄琪(Ginger Cheng-chi Hsü) 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取得加大柏克萊分校藝術史哲學博士之後,於河濱分校任教,現為加大榮譽退休教授。 研究專注於中國繪畫史,書籍論文出版以明清為主。
[第一講]
美西 | 9/10/2021 週五 06:30 - 08:00 [晚]
亞洲 | 9/11/2021 週六 09:30 - 11:00 [晨]
[第二講]
美西 | 9/17/2021 週五 06:30 - 08:00 [晚]
亞洲 | 9/18/2021 週六 09:30 - 11:00 [晨]
ZOOM I.D.: 646 831 4508
PASSCODE: WINDWIND
從甲骨文卜辭看商代社會生活
清華大學 沈建華教授 主講
1978年任安徽省博物館助理研究員。
1988年至1990年任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輔助研究員。
1991年至2008年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員。
2008年12月至今任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副研究員。
主要發表著作
初學集——沈建華甲骨學論文集
饒宗頤主編沈建華編《甲骨文通檢》5冊
沈建華、曹錦炎編著《甲骨文字形總表》
曹錦炎、沈建華《甲骨文校釋總集》(20卷)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文字編(壹-叁)
個人撰寫論文約60餘篇,
講座簡介
中國文化源頭甲骨文字,在世界文化中居於重要地位。2019年是甲骨發現120週年。沉睡地下三千多年,10萬餘片甲骨卜辭,猶如一面鏡子,映照出古人對於事件和生活的真實記錄,舉凡祭祀、征伐、田獵、農業、氣象、疾病,內容極其豐富。甲骨卜辭最大的意義是揭示商代歷史,彌補上古史文獻之不足。已經成為世界文化遺產,被聯合國正式列入世界記憶名錄。
美西 | 9/24/2021 週五 06:30 - 08:00 [晚]
亞洲 | 9/25/2021 週六 09:30 - 11:00 [晨]
ZOOM I.D.: 646 831 4508
PASSCODE: WINDW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