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珠 Julie Wang
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 教師聯誼會會長
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花藝教授,1996年開始從事中華花藝教學至今。曾參與多次歷史博物館展覽,以及海內外花藝展覽。喜愛讀詩,因此於2013年成立「詩情花藝」社群網站,分享中華花藝與詩詞之美。所謂「造化從來不負人,萬般紅紫見天真」,在拈花惹草中發現花草自然之真、怡然之善與渾然天成之美。
「花氣薰人欲破禪」「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清新雋永、豐富美麗。詩人觀察入微,善於捕捉花開花落的感受,看到「杜鵑花發映山紅」知是春天來了,「映日荷花別樣紅」是荷花正開的夏日清趣,「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遙想陶淵明回歸田園的高潔品格,而「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則是白居易在寒冷冬夜的熱情邀約。詩詞或寫景、或抒情或以景寓情、融情於景,或含蓄委婉、或清淡絢麗、或真摯凝鍊,皆以其獨特丰采跨越時空,共鳴迴響。
有別於聽覺文學之美的詩詞,花藝提供視覺上的平和饗宴。中華花藝以中華文化為底蘊,已約有一千五百年歷史。源自魏晉南北朝的佛教供花,歷經唐、宋、元、明、清各個朝代興衰起伏,形成獨具文化內涵的插花藝術。插花藝術創作,有描繪自然的「寫景花」、有抒發個人心境與志趣的「心象花」、有表達倫理秩序之美的「理念花」、有純粹就花草植物之美表現的「造型花」,四種類型各異其趣,各具特色。
以詩詞為靈感,詮釋虛實動靜於花藝意象。王愛珠老師研習花藝已逾半甲子,喜愛教學、詩詞、分享的心情始終如一。
🔹️ 風簷雅敘🔹️ 詩情花藝|王愛珠老師主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0E8B8709K4
秩秩斯干 悠悠南山
如竹苞矣 如松茂矣
—— 《 詩經 ‧ 小雅 ‧ 斯干》
花材:松、柏、蘭花、臘梅、菊、小蒼蘭、藤
瓶,是極具東方美學意象的花器。以瓶插花源自佛教供花。「南史」晉安王子懋因母親生病請僧侶為母祈福,以銅甖(類似瓶的花器)插蓮花供佛,齋戒七日後花開更為鮮紅,母親的病因而痊癒﹍,這是有關瓶花最早的記載。
在中華花藝的六個基本花器中,瓶有高昂的特質,象徵高山,質地潔白的瓷瓶似那深幽幽的終南山,上段的松樹蓊鬱蔥籠,茂盛繁多,下段的松雖然稀疏,卻有力地向東橫出,兩者在輕重、虛實、疏密之間,形成頗具平衡美的的架構。
肅肅鴇翼 集于苞棘
王事靡盬 不能蓺黍稷 父母何食
悠悠蒼天 曷其有極
—— 《詩經 ‧ 國風 ‧ 唐風 ‧ 鴇羽》
花材:樹皮、倒柏、山防風、白色天堂鳥、電信葉、木玫瑰、小白菊
以盤當大地的觀念來自漢朝,自然的景物縮影在圓盤中,表現山水、湖泊、丘陵、平原等等的大自然美景,以小景寓意千里之景,是花藝中經常使用的表現手法。
本件作品以染黑的山防風與樹皮為架構,寓意山丘與叢生的棘樹,白色天堂鳥有如野雁鼓翅正沙沙的拍動翅膀、颼颼作響,長年的征役、遷徙無定的心情讓大地顯得更為枯寂荒涼,嗆天喚地的發出不能奉養父母的痛苦心聲!
鴻鴈于飛 肅肅其羽
—— 《詩經 ‧ 小雅 ‧ 鴻雁》
花材:倒柏、白色天堂鳥、電信葉、乾燥葉蘭、小白菊、紫薊花
本件作品的花器是青色的棒槌瓶,以枯藤、倒柏和乾燥的葉蘭為架構,呈現榮與枯、剛與柔相互間的對應,而白色的天堂鳥象徵大鴻小雁的飛翔之姿,看著牠們正在沙沙地拍動翅膀,彷彿想要展翅飛翔………。
溱與洧,方渙渙兮。
士與女,方秉蕑兮。女曰「觀乎」,士曰「既且」。
「且往觀乎?洧之外,洵訏且樂。」
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勺藥。
—— 《詩經 ‧ 國風 ‧ 鄭風 ‧ 溱洧》
花材:芍藥、桔梗、小蒼蘭、油柑、藤
這是詩經上歌詠鄭國民間每逢三月上巳日,藉宗教儀式進行男女聚會互傳款曲的情景。在郊外水邊,一邊祈福納祥,一邊談情說愛,將美麗的芍藥贈送給心儀之人以訴衷曲。董仲舒說:「芍藥,一名將離,故將別贈之。」寓意「可離」或「離別」,離別之時千言萬語說不出口,只好贈一枝芍藥,如同折柳寓意惜別之情,濃情蜜意,都在一朵美麗芍藥之中。
中華插花藝術或中庸、或含蓄、或質樸、或高雅、或飄逸,而「意趣」更是中華花藝最為重視的,以花象物,藉草寓情,例如以柳寓意惜別,以椿萱寓意父母健在,以蓮供奉佛菩薩,以蘭讚譽君子之德等;每一朵花都蘊含著意味深長的意義,下次的情人節送花的時候,何不送朵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