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明老師於「風簷雅敘」演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e4cT2vu4Gg
林中明
北美牡丹詩會會長 山東孫子兵法研究會特邀國際顧問
日本東京國際書畫交流展美國分會長
林中明老師1944年出生於四川成都,祖籍廣東新會。臺灣成功大學電機系畢業。歷任貝爾實驗室等高科技公司,從事芯片研發、設計、測試、靜電防範、FPGA、 EDA軟件、光電腦設計…等。史丹福大學訪問學人(1981-1982),1987年以晶片光導研究,獲國際電子封裝學術研討會「最佳論文」。獲得美國科技專利二十多項。曾應巴西政府(1981),台灣教育部(1983)邀請,主講該國首次超大型積體電路芯片設計專題研究課程。
上善若水 — 淺談回顧 2024.9.30
【風簷雅敘】 選題聯誼 寬洪典雅 明哲見機
水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之源。說到民族綿延,文化傳承,莫不說飲水思源。
我們所在的加州,本來大部分地區,也是乾燥的荒地。全靠水利、土木、機械工程師,建築水庫,引導河流,才把加州變成世界第七大生產力的地區,矽谷成為世界高科技的殿堂。然而文化藝術在灣區矽谷,一直落後於科技商業的蓬勃發展,而曾為美東文化人譏之為“文化沙漠”。 好在近二十年來,灣區矽谷,中華文藝開始煥發生命,不僅傳承古典文化,而且在藝術方面,也有突破前人的作品和創新的藝術種類。譬如作品必有詩書畫印四絕而且詩書印文,皆有中英雙譯的《四絕雅集》(2011年,林中明、張梅駒、舒建華共創);和 E.C.H.O. 藝類(genre)的創新(2013年,加拿大劉榮黔院士,林中明共創),在中西藝術史上,首度要求二位藝術家,在作品上“聯藝共振”,達到作品互相 Echo, 有如中華對聯 (Couplet)的〈麗辭 〉;(《文心雕龍 · 麗辭篇》)正、反、言、事互對,相互之間保持和諧(Harmony),發生振盪 (Oscillation)的共振。至於書法,繪畫,印刻,詩文,小說,更是多家齊發,「上善若水」,灌溉荒蕪。在上世紀所謂的「文化沙漠」中,開出了舊卉新葩。這是值得我們欣慰的。
但在我們所熟知的《老子》名句:「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的文明哲思之外,其實「上善若水」還有多層的涵義,如《易經》看宇宙和人間,諸事莫不「陰陽共生,相反相成」。譬如和老子同時代的孫武,在他的《孫子兵法》的〈虛實篇〉;的結尾,就總結其說曰:「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這可以說,《孫子兵法》的最高境界,就是「上善若水」四個字。 因此,2010年10月,我在山東東營召開的「國際孫子研討會」上發表論文後,應山東青島水利局長之邀,赴青島水利局演講交流《孫子兵法》之事。因一併錄此,補助本文。 回顧往事,亦「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也。
附錄:
美籍華裔學者林中明教授來訪我局
2010年10月19日
來源:青島局 辦公室
附錄:
美籍華裔學者林中明教授到青島水文局訪問交流
2010年10月26日 來源:青島局 辦公室
10月19日,著名國際關係專家、美國(北加州)美華藝術家協會會長林中明教授專程到青島水文局訪問交流。青島局于萬春局長親切與林教授座談。
在觀看「青島水文改革開放三十年」及中國水文科技館宣傳片並聽取青島局發展情況介紹後,林教授對青島局超常規、跨越式、規模化發展表示高度讚賞,並就行業可持續發展、水文文化、中國水文科技館建設等方面提出了意見建議。林教授還為青島水文現場揮毫賦詩兩首,分別為「水文兵武,智術一也,智信人和,民利萬春」和「兵勢若水,因地制宜,民心在文,與上同意」。
余因緣拜訪青島水文局得晤于萬春局長,聽聆其于市于省于國于世界之水文計畫成績,感佩敬題。
上善若水,下筆如刀。載舟覆舟,疏導治要。 2010.11.08 太陽里人追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