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華人美術圖象》視頻講稿
劉昌漢老師
1998年我回台灣,因事去拜訪老友《藝術家雜誌》和「藝術家出版社」發行人何政廣先生。我們是七十年代我在西班牙時經由畫家好友林惺嶽介紹而相識,當年何先生剛辦完轟動一時的洪通畫展,被美國國務院邀請訪美,順便來歐洲訪問。此後我陸續為《藝術家雜誌》撰稿,因此回台時總會見面相聚。
當時何政廣兄告稱「藝術家出版社」正在籌備出版一套回顧廿世紀美術的叢書,由不同作者撰述一世紀來的世界美術、台灣美術、中國油畫和海外華人美術介紹。我因為生活海外,他問我是否願意執筆海外部份?在此之前我和大陸策展人鄭勝天老師合作編輯過北美華人藝術家名錄,自己又編了台灣藝術家名錄,對於海外華人藝術情形多少有些瞭解,因此就答應下來。不過當時不像今天網路普及,查找資料十分困難,為求書寫依據,我要求何先生出資讓我去巴黎、紐約等地親訪尚存的藝術家或他們親人,他爽快的答應了。於是我回美國後從芝加哥飛往法國,和趙無極、朱德群、熊秉明、彭萬墀、黃永砅等,以及紐約的王季遷等等前輩或同儕,以及後進們見面,成就了本書的撰述基礎。
關於所謂的海外華人藝術家,大體而言五十年代以前大多來自中國,五十至八十年代由於中國封閉,藝術家多來自台港,八十年代以後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則重新以大陸人為大宗。
我寫這書是把海外做為一個舞台,試圖關照舞台上的各類角色,包括受到肯定和未受肯定而值得記載的人。像我可能是最早介紹陳蔭羆者,他的作品後來受到收藏家熱烈歡迎。我在書上說陳蔭羆尚未走上舞台,舞台的布幕已落,後來曾被批評說我的論述過於嚴苛。其實我只在陳述客觀事實,沒有褒貶之意。另外我介紹了青年畫家林琳,他在中國浙江美院因為叛逆遭到退學,來美國後在街頭被黑人少年槍殺,我寫他代表一個悲劇樣本。
關於百位名單的挑選,當然難免個人書寫時的主觀認知,寫或不寫也非常容易得罪人,像台灣一書作者在交稿的第二天立即飛往日本講學一年,離開是非之地。我當時住在芝加哥,距離藝術家𣾀聚的東西兩岸也有距離,稍有撰述的空間,其中自然會有遺珠之憾,不過相信多少還是呈現出一個世紀的海外華人藝術面貌。書出版後獲得「海外華文著述獎」學術論著首獎,稍可告慰一年多來的辛苦付出。
隨著時間流逝,書中藝術家正在快速凋零,也有選擇回國居住的,即便八十年代後才出洋的,也有多位告別了人世,使得至今仍在海外定居的創作者愈來愈少。隨著科技進步,地球村成為現實,海外的意義也發生質的改變。當初的「海外」是這些華裔藝術家安身立命之所在,現在的海外僅成為短暫的佇足場所。我寫這群藝術工作者,是試圖為發展中大時代的中華藝術拼圖補上失去的部份,因為如果失掉這一塊,記載就不完整。近年加州硅谷亞洲藝術中心也在這方面做了很多貢獻。今年五月,大陸《美術》雜誌主編尚輝和中央電視台準備來美對海外畫家進行訪談,以及風簷這次的導讀,都是在為時代留下見證的努力。
很高興風簷學會䁱聞達張會長邀請到張玉瑩老師、王瑞雪老師和高惠戀老師共同參與《百年華人美術圖象》的討論,相信可以從更寛廣的視角來瞭解書中藝術家的生平際遇、挑戰、困厄、努力和成就。我在此謝謝她們,也期待「風簷美術館」館友們的參與和指正。謝謝大家!
■ 劉昌漢老師主講 畫家、作家、藝術策展人劉吉訶德
《百年華人美術圖象》系列講座[第一講] 抽象繪畫的海外新生 https://youtu.be/xNj6-4NtNX8
《百年華人美術圖象》系列講座[第二講] 水墨畫的海外傳承與創新 https://youtu.be/ksjxEq6tkN0
《百年華人美術圖象》系列講座[第三講] 在寫實和超寫實間徘徊 https://youtu.be/CjW14OZ-BZI
《百年華人美術圖象》系列講座[第四講] 海外的質變 -- 此生無悔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0NH7QP_TxM
關於著作 — 《百年華人美術圖象》 https://youtu.be/lt-lPSw3ggY
「山水畫系列講座四之一」山水畫的歷史與精神 https://youtu.be/SnBZhFWYFN0
「山水畫系列講座四之二」山水畫的形式和技法 https://youtu.be/oT7Y44Rzue0
「山水畫系列講座四之三」欣賞山水畫 https://youtu.be/JN92WE0bN1E
「山水畫系列講座四之四」海外的文化鄉愁 --- 個人的山水創作 https://youtu.be/U1WLKkVSbRU
「名著故事」劉吉訶德的文學閱讀 https://youtu.be/ws41qPbIpcw
「政治烈焰下的絕命情詩」聶魯達敲打心靈的文字雨浪 https://youtu.be/gYp50fJFwNc
當代藝術與中國經驗 https://youtu.be/5pDzKM1VaU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