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積亮 Leon Yang
風簷學會「風簷展書讀」導讀老師
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學士
美國康乃爾大學 (Cornell University) 電機工程學博士
「很想知道我們現代人的生活想法,到底有那些痕跡和傳統文化有關?」北加州灣區從事計算機 CPU 芯片設計專業數十載。2015年退休後,潛心探索中國古文化源頭與脈絡。對中文古書饒有興趣 ——《詩》、《易》、《老子》、《莊子》、《韓非子》等等。
2021年8月以來,在風簷學會 Line 群組「風簷展書讀」先後導讀詩經與易經。綜合各家觀點,分享心得大要。其餘專文發表於「Tranquility 山不在高 —— a truth 實相 searching journal by Leon Yang」個人部落格 https://jileonyang.blogspot.com
🔹️ 風簷雅敘 🔹️四本書|楊積亮老師主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fABFCkV21c
🔹️ 風簷雅敘 🔹️ 詩經|楊積亮老師主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k7HYrNkRKs
🔹️ 風簷雅敘 🔹️ 來龍去脈 —— 說故事讀《易經》|楊積亮老師主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4qUY2bnCG0
🔹️ 風簷雅敘 🔹️ 來龍去脈話《老子》|楊積亮老師主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v2-8GyItCQ
🔹️ [專文] 《易》和「八卦」的來龍去脈 [按鍵可見刊載]
🔹️ [風簷會刊] 鳥獸草木之名見於詩詞曲賦 [按鍵可見刊載]
我也來談美
「美」是多義字嗎?不好說。先秦古人不太用「美」這個字。漢代以後到清末用法不一。今人很喜歡用,可能和西方思潮有關。如果一定要找一個多數人同意的用法,大概還是拿來形容能叫人舒服的東西。當然舒服,又是各人有不同的說法了。
《周易古經》,《繫辭》都沒有用「美」這個字。《詩經 ‧ 雅》,《詩經 ‧ 頌》也都沒有用「美」這個字。
《老子》裡談「美」的地方不多。〈楚簡本〉裡只有一章,但是很要緊。〈郭店楚簡甲本〉 九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也,惡已;皆知善,此其不善已。有無之相生也,戁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型也,高下之相盈也。音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也」。
首先,《老子》肯定了人的心中有兩個觀念,一個是美,惡;另一個是善,不善。然後,緊接著就舉例說和「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先,後」一樣,「美,惡;善,不善」都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
但是《老子 · 楚簡本》並沒有說明美,惡是什麼。《老子 · 通行本》倒是舉了幾個例子:
六十二章: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話說得叫人聽了舒服可以提升自己的形象;事情做得叫人看了舒服能讓更多的人跟隨。)
八十章: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要穿得舒服)
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叫人聽了舒服的話,是信不得的)
總之,一句話,「美」是叫人舒服。
《詩經 ‧ 國風》有幾篇有「美」這個字。
《詩經 ‧ 鄭風 ‧ 叔于田》裡形容叔,洵美且仁。洵美且好。洵美且武。( 洵〔xún〕:誠然,確實)。仁,好,武,是仁心,善行,武風。看來美是美德吧。
《詩經 ‧ 齊風 · 盧令》其人美且仁,其人美且鬈,其人美且偲。(鬈〔quán〕:勇壯。一説形容頭髮捲曲的樣子。偲〔cāi〕:多才多智。一説鬚多而美。)不知道這裡美是什麼意思?其人是指獵人。
《魏風 · 汾沮洳》美無度,美如英,美如玉。(度:衡量。英:花)不知道這裡美是什麼意思?
有幾個地方,提到美孟姜。例如《鄘風 ‧ 桑中》云誰之思?美孟姜矣。云誰之思?美孟弋矣。云誰之思,美孟庸矣。這裡孟姜,孟弋,孟庸是三個人。美應該是好看的意思。有一點泛稱的意思。和《詩經 ‧ 鄭風 ‧ 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的意思有點像。
《唐風 · 葛生》予美亡此。(予美:我的美人,指自己所愛之人)
「美」作動詞,是讚美的意思。「好美如好《緇衣》,惡惡如惡《巷伯》」。這裡,好,惡作動詞,意思是喜愛,討厭。
看來「美」作形容詞,也是指能叫人舒服的人或物。可能是主觀的,也可能是客觀的。當然客觀的意思,是說有很多人都主觀上這麼覺得。刀郎的《羅剎海市》,源於《聊齋》,是個好註腳。
朋友囑我讀朱光潛的《談美》。這本書很有名。一開始先生就自謙的說:「我是一個舊時代的人,流落在這紛紜擾攘的新時代裡面,雖然也出過一番力來領略新時代的思想和情趣,仍然不免抱有許多舊時代的信仰。我堅信中國社會鬧得如此之糟,不完全是制度的問題,是大半由於人心太壞。我堅信情感比理智重要,要洗刷人心,並非幾句道德家言所可了事」。
我覺得這幾句話也完全能適用於現在的美國和其他很多地方,更適用於我自己,和一些我認識的人。怎麼辦呢?要免俗。「什麼叫做“俗”?這無非是像蛆鑽糞似地求溫飽,不能以 “無所為而為” 的精神作高尚純潔的企求;總而言之,“俗” 無非是缺乏美感的修養。」這本書,分成十二封信,教我們免俗。
「美」,不容易說清楚,但是它的反義字,很清楚。它的反義字,就是「俗」。
楊積亮 9/2/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