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簷雅敍 ZOOM 會
閱讀與旅行的點線面
美西 | 8/4/2023 週五 [晚] 06:30 - 08:00
亞洲 | 8/5/2023 週六 [晨] 09:30 - 11:00
ZOOM ID: 646 831 4508
PASSCODE: WINDWIND
不只是繪畫和設計,閱讀和旅行其實也有點、線、面。「點」是聞一知一的積累,「線」是聞一知十的聯繫,「面」是融會貫通的理解。沒有融會貫通,再多的「點」也容易失之散亂,再長的「線」也難以達到高度。
點、線、面亦可看作是閱讀、旅行乃至人生認知的三個層次。開封的一口井、大英博物館的一套茶具、西班牙的一座教堂、希臘的提洛島和土耳其的伊弗所古城,從不同的層次去看,所思所悟所獲,就有很大不同。
朱琦博士嗜好讀書,又酷愛旅行,周遊過50多個國家,其中20多個國家因隨團講座而去過多次。他寫過許多旅行隨筆,也做過不少人文講座,YouTube 上就有「朱琦人文講座」頻道:https://youtube.com/@user-km5yz9ng4x
北京大學文學博士
曾經先後任教於柏克萊加州大學東亞語言文學系和
史丹佛大學亞洲語言文化系
朱琦博士主講
朱琦博士說自己「少年時代我有一個翻來翻去的小書箱和一張看不厭的世界地圖,一心想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現在他如願以償,既是讀萬卷書的學者,也是行萬里路的作家。
2011年秋他辭去大學教職,將更多時間投入閱讀與旅行,思考與寫作。他仍然是大家稱呼的朱老師,但課堂常在演講會場,或者就在異國他鄉的旅行大巴上。許多跟隨者都得益於他的引導,領略世界各地的歷史人文。詩人謝勳原是化工專家,他退休後隨朱老師旅行20多次,邊旅行邊寫詩,如今已出版了3本詩集。
朱琦博士出版有《讀萬里路》、《黃河的孩子》﹑《東方的孩子》、《東張西望》等文集。曾獲得中國首屆老舍散文獎、首屆汪曾祺散文獎、首屆華僑文學獎、台灣中央日報文學獎和中國廣播電視部星光獎。
最近三年,趁著居家防疫閒暇,他撰寫了《唐詩之巔》叢書一套三冊,包括《讀懂詩仙李白》、《讀懂詩聖杜甫》、《讀懂詩佛王維》。這套叢書在今年五月由北京聯合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登上了噹噹網5月份中國古詩詞新書熱賣榜。
風簷雅敍 ZOOM 會
宋劉松年〈十八學士圖〉與清郎世寧〈交阯果然〉修復及其展覽經緯
美西 | 8/11/2023 週五 [晚] 06:30 - 08:00
亞洲 | 8/12/2023 週六 [晨] 09:30 - 11:00
ZOOM ID: 646 831 4508
PASSCODE: WINDWIND
宋劉松年〈十八學士圖〉與清郎世寧〈交阯果然〉修復及其展覽經緯
台北故宮博物院深刻了解保存修復的重要性,設有書畫、古籍檔案、器物與織品四類型修復室以及文物科學檢測實驗室,協助院藏文物的保存修復、工藝史研究、文物徵集等工作,並守護數千年將近70萬件文物瑰寶。
2023年3月30日公開分享本院保存科學研析與修復技術,讓觀眾一窺跨科技、人文與修復的合作成果,名為「文物檢測與修復展」。展覽分為三個單元,其中第三單元為「書畫修復」,透過宋劉松年〈十八學士圖〉與清郎世寧〈交阯果然〉兩件絹本畫的裝裱修復,認識不同裝裱形式與劣化狀況,使用不同的修復思維與方法,以達到最好的保護。
書畫裝裱是一個古老的行業,至少有1500年歷史,早在唐張彥遠(815-907)《歷代名畫記》便提出書畫修復的方法,「補綴擡策,油絹襯之,直其邊際,密其隙縫,端其經緯,就其形制,拾其遺脫,厚薄均調,潤潔平穩」。宋米芾(1051-1107)於《畫史》中談到「古畫若得之不脫,不需裱褙」。明周嘉冑(1582-1658)於《裝潢志》中指出破損處補洞需「補處莫分」,這些方法與倫理原則深深地影響明清兩代與近代的書畫修復。
兩件絹本畫除了自然老化之外,一部分受到繪畫材料處理與裝裱修復方法影響,因而造成劣化必須局部或全面揭裱修復。為保留最多的原始裝裱材質與歷史藝術訊息,擇以最小干預的方法、可逆性的材料與折中可辨識性來補洞全色作為修復原則,希冀裝裱完成後能達到「厚薄均調,潤潔平穩」的境界。
本次演講將帶領聽眾猶如進入展廳,看見修復師從修復原則到裝裱修復方法與材料的選用,如何利用前輩所累積的修復方法,並與過去的修復師與畫家進行一場無言的對話,感同身受修復過程中所遇到困難與發現。
台北故宮博物院副研究員保存修復科科長
台北藝術大學與 台南藝術大學助理教授
洪順興老師主講
1967於台灣出生,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台南藝術大學古物維護研究所。
目前於台北故宮博物院登錄保存處副研究員,保存修復科科長。曾修復「宋人采芝仙」、「宋人華春富貴圖」、「南宋絹本水陸畫軸」三件、「宋元真跡冊」、「明朱端尋梅圖」、「明仇英桐蔭晝靜」、「明仇英雙駿圖」、「明仇英園林清課圖」、「明董其昌山水書法冊」、「明董其昌書周子通書」、「鄭成功畫像」、「八大山人花卉冊」、「郎世寧錦春圖軸」、「清艾啟蒙畫白鷹」、「清無量壽佛」、「王鐸行書軸」、「張大千夏山雲瀑」、「張大千仿石濤松下高士圖」、「張大千以寫我憂冊」、「張大千仿王詵連山斷礀圖」等數十件書畫文物。
並於2004年起陸續於台北藝術大學與台南藝術大學擔任助理教授,教授書畫裝裱等課程。
研究範圍:摺扇修復、書畫裝裱材質、書畫裝裱形式等,並以此題材撰寫多篇論文及修護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