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積亮 Leon Yang
風簷學會「風簷展書讀」導讀老師
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學士
美國康乃爾大學 (Cornell University) 電機博士
學以致用,於北加州灣區從事計算機 CPU 芯片設計專業數十載。2015退休以後,潛心探索中國古文化源頭與脈絡。對中文古書饒有興趣,《詩》、《易》、《老子》、《莊子》、《韓非子》等,「很想知道我們現代人的生活想法,到底有那些痕跡和傳統文化有關?」
2021年8月以來,在風簷學會 Line 群組「風簷展書讀」導讀詩經,綜合各家觀點,分享心得大要。其餘專文發表於「Tranquility 山不在高 -- a truth 實相 searching journal by Leon Yang」個人部落格網站 https://jileonyang.blogspot.com
Email: yang.jileon@gmail.com.
Line: LeonYang楊積亮。
🔹️ 風簷雅敘 🔹️四本書|楊積亮老師主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fABFCkV21c
🔹️ 風簷雅敘 🔹️ 詩經|楊積亮老師主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k7HYrNkRKs
🔹️ [專文] 《易》和「八卦」的來龍去脈 [按鍵可見刊載]
鳥獸草木之名見於詩詞曲賦
楊積亮 07/27/2022
孔子說多識鳥獸草木之名,有益。不知是說它們的顯意「字面上的意思」,還是隱意「引喻出來的意思」?但是後人把它們用在詩詞曲賦裡,倒往往是用它們作引喻。例如 《紅樓夢》裡一句有名的脂批:鶺鴒之悲、棠棣之威。你要是讀了《詩經》,知道它們的隱意,一定更能體會《紅樓夢》的妙處。
我拿了三組來做例子。
(一)《詩經》裡有好幾首詩用了這些字詞,有時用在一起:
樛木:樛(jiū ㄐㄧㄡˉ):樹枝向下彎曲的樹。「攬樛木之長蘿,援葛藟之飛莖。」
葛(gé)藟(lěi):葛與藟都是蔓生植物,攀援樹木生長。一說葛藟:野葡萄,
螽(zhōng)斯:或名斯螽,一種直翅目昆蟲,常稱為“蟈蟈”。一說即蝗蟲。一說「斯」為「之」意。
葛,藤本植物,莖皮纖維可織葛布,塊根可食,花可解酒毒。蔓生,莖纖維韌長,可製葛布,俗稱夏布,其藤蔓亦可製鞋(即葛屨),夏日穿用。
覃(tán):本指延長之意,此指蔓生之藤。
有如:
〈周南 ‧ 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纍之。 (樛木喻父母,葛藟喻兒女。另一說:以葛藟附樛木,比喻女子嫁給“君子”)
〈周南 ‧ 螽斯〉
螽斯羽,詵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 (喻子孫眾多。)
〈唐風 ‧ 葛生〉
葛生蒙楚,蘞蔓於野。
〈南有嘉魚之什 ‧ 南有嘉魚〉
南有樛木,甘瓠纍之。君子有酒,嘉賓式燕綏之。 (樛木:向下彎曲的樹木。甘瓠,除了好吃,能纏繞。是說樛木和甘瓠互相合作嗎?有綢繆之情意嗎?)
〈周南 ‧ 葛覃〉
葛之覃兮,施於中谷,維葉萋萋,黃鳥於飛,集於灌木,其鳴喈喈。(織布)
〈邶風 ‧ 旄丘〉
旄丘之葛兮,何誕之節兮。叔兮伯兮,何多日也。(喻叔伯家人)
〈王風 ‧ 葛藟〉
綿綿葛藟,在河之滸。終遠兄弟,謂他人父。(喻兄弟)
〈王風 ‧ 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喻織布)
〈大雅 ‧ 旱麓〉
莫莫葛藟,施于條枚,豈弟君子,求福不回。(喻子民)
後來的人,也往往把這些字詞用在他們的詩詞曲賦裡,有如:
〈端午貼子詞 ‧ 皇后閣五首〉真德秀
繞臂長生縷,無非柘館絲。
還因袗絺绤,深念葛覃詩。
〈詠史上 ‧ 中山靖王勝〉陳普
樛木螽斯耳未聞,中山無屋貯兒孫。
臨分自灑黃泉淚,不在區區骨肉恩。
〈遊天台山賦〉孫綽
攬樛木之長蘿,援葛藟之飛莖。
〈題何秀才詩禪方丈〉劉克莊
景建談之子,詩禪丈室寬。
能將鉛槧事,止作葛藤看。
〈贈劉琨詩二十首 七〉盧諶
妙哉蔓葛。得托樛木。葉不雲布。華不星燭。
承侔卞和。質非荊璞。眷同尤良。用乏驥騄。
〈哭小女癡兒〉李群玉
平生未省夢熊羆,稚女如花墜曉枝。
條蔓縱橫輸葛藟,子孫蕃育羨螽斯。
方同王衍鍾情切,猶念商瞿有慶遲。
負爾五年恩愛淚,眼中惟有涸泉知。
〈叔祖存默翁六十壽序〉明歸有光
「顧今垂老不遇於世,無以庇其九族,有“葛藟”之悲。」
〈和趙行之三首〉王炎
義利毫髮間,其末分舜蹠。
葛藟多攀援,喬松但孤立。
陽鱎貪芳餌,鵷雛食竹實。
知道貴含光,露牙多召敵。
(二)還有些《詩經》的詩用了這些字詞 :
常棣(dì):亦作棠棣。
脊令(jí líng):通作“鶺鴒”,一種水鳥。
杕(dì): 樹木孤立的樣子。有:助詞,無義。
杜:木名。棠梨,赤棠。
鴻鴈:水鳥名,即大雁;或謂大者叫鴻,小者叫雁。
薇:草本植物,又名巢菜,或野豌豆,似蕨,而味苦,山間之人食之,謂之迷蕨。
莪(é):一種草,即莪蒿。李時珍《本草綱目》:「莪抱根叢生,俗謂之抱娘蒿 。」。
蒿 :(hāo ㄏㄠ)二年生草本植物,葉如絲狀,有特殊的氣味,開黃綠色小花,可入藥(亦稱「青蒿」、「香蒿」):~萊(雜草,喻草野百姓)。
蔚(wèi):一種草,即牡蒿。
有如:
〈鹿鳴之什 ‧ 常棣〉
常棣之華,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喻兄弟)
死喪之威,兄弟孔懷。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難。每有良朋,況也永歎。(喻兄弟)
〈召南 ‧ 何彼襛矣〉
何彼襛矣?唐棣之華。曷不肅雝?王姬之車。(喻貴族)
〈秦風 ‧ 晨風〉
山有苞棣,隰有樹檖。未見君子,憂心如醉。(喻君子)
〈小旻之什 ‧ 小宛〉
題彼脊令,載飛載鳴。我日斯邁,而月斯征。(喻無父母的小孩)
〈唐風 ‧ 杕杜〉
有杕之杜,其葉湑湑。獨行踽踽,豈無他人?不如我同父。(喻兄弟)
〈小雅 ‧ 杕杜〉
有杕之杜,其葉萋萋。王事靡盬,我心傷悲。卉木萋止,女心悲止,征夫歸止!
〈小雅 ‧ 有杕之杜〉
有杕之杜,生于道左。彼君子兮,噬肯適我。中心好之,曷飲食之。(喻君子)
〈鹿鳴之什 ‧ 采薇 〉
采薇采薇,薇亦作柔/剛/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心亦憂止/歲亦陽止。 (喻時間的變化)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喻君子)
〈鴻鴈之什 ‧ 鴻鴈〉
鴻鴈于飛,肅肅其羽。(喻時間的變化)
〈邶風 ‧ 匏有苦葉 〉
雝雝鳴雁,旭日始旦。(喻時間的變化)
〈谷風之什 ‧ 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蔚。(莪喻有用的人。 蒿/蔚喻無用的人。)
後來的人,也往往把這些字詞用在他們的詩詞曲賦裡,有如:
《紅樓夢》第二回冷子興演說榮國府時有脂批:「 以自古未聞之奇語,故寫成自古未有之奇文。此是一部書中大調侃寓意處。蓋作者實因鶺鴒之悲、棠棣之威,故撰此閨閣庭幃之傳。」。脂硯齋這樣的批語寓意指什麼呢?「鶺鴒之悲,棠棣之威」是作者撰寫悲金悼玉的《紅樓夢》的實因,作者經歷了「鶺鴒之悲,棠棣之威」的實際感觸後才寫這部悲金悼玉的《紅樓夢》,那麼《紅樓夢》一定是按鶺鴒之悲,棠棣之威安排故事情節的。作者曾經因為親人之間的一些矛盾被誤解中傷,受到嚴厲打擊和懲罰,孤苦無依,作者心中有難言之隱,切膚之痛,所以才寫下這閨閣的文字,以化解這種隱痛。
〈收京〉詩之三 唐 杜甫
汗馬收宮闕,春城鏟賊壕。
賞應歌杕杜,歸及薦櫻桃。
雜虜橫戈數,功臣甲第高。
萬方頻送喜,無乃聖躬勞。
〈次韻錢穆父會飲〉 宋 蘇軾
彈冠恨不早,掛冠常苦遲。盛服每假寐,角闕時伏思。
東門未祖道,西山空拄頤。逝將江海去,安此麋鹿姿。
要當謀三徑,何暇擇一枝。與君幾合散,得酒忘淳漓。
君談似落屑,我飲如弈棋。居官不任事,造物真見私。
主人獨賢勞,金谷方流馳。行人亦結束,杖杜乃歸期。
公卿雖少安,河流正東釃。我得會稽去,方回良不癡。
〈長洲高明府過訪山莊失於迎迓作此奉謝〉明 唐寅:
重茅小構向城陬,杕杜何煩顧道周?題鳳在門驚迅筆,驅雞上樹避鳴騶。
望塵有失迎車拜,掃徑還期下榻留。莫道腐儒貧徹骨,濁醪猶可過牆頭。
〈送湖南李正字歸〉唐 韓愈
長沙入楚深,洞庭值秋晚。
人隨鴻雁少,江共蒹葭遠。
歷歷餘所經,悠悠子當返。
孤遊懷耿介,旅宿夢婉娩。
風土稍殊音,魚蝦日異飯。
親交俱在此,誰與同息偃。
〈得方爾止越中消息〉清 孫枝蔚
遊吳曾有約,不謂滯錢塘 。
屢月無鴻鴈,沿途半虎狼。
〈舍弟觀赴藍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之一 唐 杜甫
汝迎妻子達荊州,消息真傳解我憂。
鴻雁影來連峽內,鶺鴒飛急到沙頭。
嶢關險路今虛遠,禹鑿寒江正穩流。
朱紱即當隨彩鷁,青春不假報黃牛。
〈生日〉孫嵩
鴻雁關河秋滿眼,梧桐風雨冷吹衣。
蓼莪自是長休廢,獨立蒼苔一嘆欷。
《紅樓夢》十八回,賈元春省親這一段原文:「閒文少述,且說賈妃看了四字,笑道:『“花溆”二字便妥,何必,“蓼汀”?』侍座太監聽了,忙下小舟登岸,飛傳與賈政。賈政聽了,即忙移換。」。「蓼汀花溆」匾燈上四字中的「蓼」字,是多音字,一讀(liǎo ),這裡讀(lù) 。「蓼」是指「蓼莪」,是一種水中生長的植物,非常地香美,可以食用。蓼莪是環根叢生,故又名“抱娘蒿”。「蓼莪」是《詩經 小雅》的名篇。此詩表達的是子女追慕雙親撫養之情思。後人便以「蓼莪」特指對亡親的悼念。這就是為什麼元春要把「蓼汀」去掉。那曹雪芹為什麼要加這一筆呢?很複雜,大概是元春寶玉情同母子,「蓼汀花溆」是寶玉前日『所擬之匾聯雖非妙句,在幼童為之,亦或可取。即另使名公大筆為之,固不費難,然想來倒不如這本家風味有趣。更使賈妃見之,知係其愛弟所為,亦或不負其素日切望之意。因有這段原委,故此竟用了寶玉所題之聯額。那日雖未曾題完,後來亦曾補擬。 』(《紅樓夢》原文)
如果不知《詩經 小雅 ‧ 蓼莪》的典故,怎麼能體會《紅樓夢》之妙?
(三)最後,如果你順著「采」字往下找,草木之名非常多,後人用之於詩詞曲賦也非常多。舉幾個例子,放在下面:
荇(xìng):水草類植物。圓葉細莖,根生水底,葉浮在水面,可供食用。 〈周南 ‧ 關雎〉
〈鄒園十詠 魚淵〉 明 袁凱
幽壑湛虛靜,眾遠來歸。
游泳方自得,沉潛亦其宜。
既無網罟憂,荇菜复參差。
闢彼翔集鳥,悠然竟何疑。
〈挽次媳陸氏〉清 顧家相
荇菜慕周南,欣逢十亂多才,太姒宮人,得共邑姜賡雅什;
萱花謝堂北,豈料三年未闕,有齊季女,遽隨文母駕鸞驂。
〈倪星垣齊德林四子新婚小門聯〉 清末近現代初 倪星垣
荇菜洲邊求淑女;
桂花香里賀新郎。
卷耳:蒼耳,石竹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嫩苗可食,子可入藥。〈周南 ‧ 卷耳〉
〈朝采卷耳行〉宋 釋文珦
朝采卷耳,於陵於岡。取葉存根,以備酒漿。
嗟我懷人,在彼遐方。閔其勤勞,寤寤弗忘。
念得送我,置爾之傍。所願莫遂,徘徊彷徨。
鳳游四海,亦思其凰。毋以道遠,而易中腸。
好鳥和鳴,其飛頡頏。感物增憂,泣涕沾裳。
芣(fú)苢(yǐ):又作「芣苡」,野生植物名,可食。毛傳認為是車前草,其葉和種子都可以入藥,有明顯的利尿作用,並且其穗狀花序結籽特別多,可能與當時的多子信仰有關。〈周南 ‧ 芣苢〉
〈談氏外孫生三日喜是男偶吟成篇兼戲呈夢得〉 白居易
玉芽珠顆小男兒,羅薦蘭湯欲罷時。
芣苢春來盈女手,梧桐老去長孫枝。
慶傳媒氏燕先賀,喜報談家烏預知。
明日貧翁具雞黍,應須酬賽引雛詩。
薇:草本植物,又名巢菜,或野豌豆,似蕨,而味苦,山間之人食之,謂之迷蕨。〈鹿鳴之什 ‧ 采薇 〉〈召南 ‧ 草蟲〉
〈采薇洞〉宋 張嵲
春曉山路永,行行歌采薇。
歌長非有意,惟以療朝饑。
蘋(pín):又稱四葉菜、田字草,蘋科,為生於淺水之多年生蕨類植物,可食。 〈召南 ‧ 采蘋〉
〈訴衷情〉姜夔
石榴一樹浸溪紅。零落小橋東。五日淒涼心事,山雨打船篷。諳世味,楚人弓。莫忡忡。白頭行客,不採蘋花,孤負薰風。
菲:蘿蔔之類。 〈邶風 · 谷風〉
〈謝仲謀示新詩〉
贈我新詩許指瑕,令人失喜更驚嗟。
清於夷則初秋律,美似芙蓉八月花。
采菲直須論下體,鏈金猶欲去寒沙。
唐朝韓老夸張籍,定有云孫作世家。
苓(líng):通“蘦”,一種藥草,即大苦。〈唐風 · 采苓〉
〈自終南山晚歸〉唐 錢起
採苓日往還,得性非樵隱。白水到初闊,青山辭尚近。
絕境勝無倪,歸途興不荊。沮溺時返顧,牛羊自相引。
逍遙不外求,塵慮從茲泯。
蒹(jiān)葭(jiā):蘆葦。蒹,沒長穗的蘆葦。葭,初生的蘆葦。蒼蒼:青蒼,老青色。〈秦風 ‧ 蒹葭〉
〈燈下讀書〉陸游
少年喜書策,白首意未足。幽窗燈一點,樂處超五欲。
而況黃州路,小雨漁村宿。蕭蕭蒹葭聲,為我洗暑毒。
〈秋夜與友人宿〉唐 杜牧
楚國同游過十霜,萬重心事幾堪傷。
蒹葭露白蓮塘淺,砧杵夜清河漢涼。
雲外山川歸夢遠,天涯歧路客愁長。
寒城欲曉聞吹笛,猶臥東軒月滿床。
〈水龍吟〉蘇軾
露寒煙冷蒹葭老,天外征鴻寥唳。銀河秋晚,長門燈悄,一聲初至。
應念瀟湘,岸遙人靜,水多菰米。
望極平田,徘徊欲下,依前被、風驚起。須信衡陽萬里。
有誰家、錦書遙寄。萬重雲外,斜行橫陣,才疏又綴。
仙掌月明,石頭城下,影搖寒水。念征衣未搗,佳人拂杵,有盈盈淚。
蘩(fán):菊科植物,即白蒿。〈豳風 ‧ 七月〉〈召南 · 采蘩〉
〈入衛作〉唐 沈佺期
淇上風日好,紛紛沿岸多。綠芳幸未歇,氾濫此明波。
采蘩憶幽吹,理棹想荊歌。鬱然懷君子,浩曠將如何。
萑(huán)葦:蘆葦。〈豳風 ‧ 七月〉
〈被盗〉宋 方岳
鼠輩真成誤,吾塘底用穿。近蘭貧有藁,舊物冷無氈。
輦路沈秋柝,幹掫老禁壖。故應萑葦外。薄暮不堪船。
桑:桑樹葉。〈魏風 ‧ 汾沮洳〉
郁:植物名,唐棣之类。树高五六尺,果实像李子,赤色。〈豳風 ‧ 七月〉
唐:植物名。即女蘿,俗稱菟絲子,寄生蔓草,秋初開小花,子實入藥。一説當讀為“棠”,梨的一種。〈鄘風 ‧ 桑中〉
〈春晚書齋壁〉
海棠已成雪,桃李不足言。纖纖麥被野。鬱鬱桑連村。
稚蠶細如螘,杜宇號朝昏。展墓秫餌美,坐社黍酒渾。
早筍漸上市,青韭初出園;老夫下箸喜,盡屏雞與豚。
幽居亦何樂,且洗兩耳喧。呼兒燒柏子,悠然坐東軒。
壺:葫蘆,瓠瓜。 〈豳風 ‧ 七月〉
〈題刁經臣山居時已應闢西幕〉宋 梅堯臣
向不樂郡府,遂雲歸田園。結廬復種蓺,草樹日已繁。
散帙理舊學,了然無俗喧。春雨一回過,覽耕登古原。
青山每自愛,霽色當衡門。故人苟來往,名宦未嘗言。
趣適已不淺,道心良亦存。忽聞闢書至,便令驅犢轅。
豈期同瓠瓜,長系蒿萊根。始知古君子,出處惟義敦。
苴(jū):秋麻之籽,可以吃。〈豳風 ‧ 七月〉
〈系冠船蓬自戲〉宋 許志仁
竹皮狗尾粗斕斑,神虎門前興已闌。
每恨誤身誠可溺,殆將苴履不須彈。
數莖漸覺勝簪怯,一免當知复冠難。
柱後惠文悲所志,寧從子夏學酸寒。
荼(tú):菜名,即苦菜。 〈豳風 ‧ 七月〉〈邶風 ‧ 谷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
〈哀范君三章 〉魯迅
風雨飄搖日,余懷範愛農。華顛萎寥落,白眼看雞蟲。
世味秋荼苦,人間直道窮。奈何三月別,竟爾失畸躬。
海草國門碧,多年老異鄉。狐狸方去穴,桃偶已登常
故里寒雲惡,炎天凜夜長。獨沉清冷水,能否滌愁腸?
把酒論當世,先生小酒人。大圜猶茗艼,微醉自沈淪。
此別成終古,從茲絕緒言。故人云散盡,我亦等輕塵!
禾:此處專指一種穀,即今之小米。 〈豳風 ‧ 七月〉
〈白髮〉陸游
白髮今年一倍增,閉門養此老無能。
牛羊被野霜天晚,禾稼連雲歲事登。
未午舂炊餘脫粟,乍寒包裹有粗繒。
自憐未廢詩中業,父子蓬窗共一燈。
杞:即枸杞,落葉灌木,果實小而紅,可食,可入藥。〈小雅 ‧ 杕杜〉
〈以黃子木拄杖為子由生日之壽〉蘇軾
靈壽扶孔光,菊潭飲伯始。雖雲閒草木,豈樂蒙此恥。
一時偶收用,千載相瘢疻。海南無嘉植,野果名黃子。
堅瘦多節目,天材任操倚。嗟我始剪裁,世用或緣此。
貴従老夫手,往配先生幾。相従歸故山,不愧仙人杞。
《本草》:枸杞一名仙人杖。
樗(chū):臭椿樹,不材之木,喻所託非人〈小雅 ‧ 我行其野〉〈豳風 ‧ 七月〉
〈李〉明 吳寬
蕭森何處為舁來,曾帶荒園宿土堆。
燥壤豈勞長甕灌,低枝不礙短籬開。敢將豔色誇桃樹,勝要清陰乞柳栽。
賴有當時仙種語,為薪莫漫比樗材。
蕭:植物名。蒿的一種,即艾蒿。有香氣,古時用於祭祀。 〈王風 ‧ 采葛〉
〈池亭夏晝〉陸遊
茅舍蘆藩枕小灘,蕭林那復畏炎官。
醉床酒解香初過,嬾架書橫夢未殘。
饞愛流匙菰米滑,渴滿便杓粟漿酸。
兒孫幸有團欒樂,未覺浮生一笑難。
艾:多年生草本植物,莖直生,白色,高四五尺。其葉可用於針灸。 〈王風 ‧ 采葛〉
〈無題〉魯迅
一支清採妥湘靈,九畹貞風慰獨醒。
無奈終輸蕭艾密,卻成遷客播芳馨。
菽(shū):豆類。採蕭穫菽 豆類的總稱。此處指豆葉,又稱藿。 〈小雅 ‧ 小明〉 〈小雅 ‧ 采菽〉〈豳風 ‧ 七月〉
〈洞庭春色/沁園春〉宋 魏了翁
安石聲名,買臣富貴,我不敢知。
謾揚州泛泛,浮湛隨水,閶門軌軌,開闔從時。
滿目浮榮何與我,只贏得一場閒是非。
誠知此,問不歸何待,不飲胡為。巖松澗篁易老,應只能、採菽烹葵。
看風沙漠漠,未清紫邏,煙雲冉冉,時露晴暉。誰喚當年劉越石,為攜取胡笳乘月吹。
吾無用,但寤言獨宿,奮不能飛。
芑,一种野菜,味苦〈彤弓之什 ‧ 采芑〉
芹:草名,即水芹菜。〈小雅‧ 采菽〉
〈次韻汪以南閒居漫吟十首〉方回
采芑采於田,采芹采於水。豈弟君子心,作人豈異此。
神農昔嘗藥,志在起人死。百聖一樂育,亦如嘗藥然。
醫國得一士,億萬性命懸。詭誕王母桃,幻虛太華蓮。
孰為返魂草,足扶天地顛。嗟嗟燕昭王,海上求神仙。
不務長爾國,徒欲長爾年。
〈寄李輈侍郎〉
終過盟津書,分明夢不虛。人從清渭別,地隔太行餘。
賓幕誰嫌靜,公門但晏如。櫑鞞幹霹靂,斜漢濕蟾蜍。
追琢垂今後,敦龐得古初。井台憐操築,漳岸想丕疏。
亦翼鏗珉珮,終當直石渠。此身多抱疾,幽裡近營居。
憶漱蘇門澗,經浮楚澤瀦。松栽侵古影,葷斷尚芹菹。
語嘿曾延接,心源離滓淤。誰言姓琴氏,獨跨角生魚。
〈和挑菜〉宋 梅堯臣
中圃本膏壤,始覺氣候偏。出土蓼甲紅,近水芹芽鮮。
挑以寶環刀,登之饌玉筵。僻遠尚含凍,安占春陽前。
造物非有意,地勢使之然。
綠(lǜ ):通「菉」,草名,即藎草,又名王芻(chú),一年生草本,汁可以染黃。 〈小雅‧ 采綠〉
〈采綠吟〉清 况周颐
採綠鴛鴦浦,畫舸水北雲西。槐薰入扇,柳陰浮槳,花露侵詩。
點塵飛不到,冰壺裡、紺霞淺壓玻璃。
想明璫、凌波遠,依依心事寄誰。移棹艤空明,蘋風度、瓊絲霜管清脆。
咫尺挹幽香,悵岸隔紅衣。對滄洲、心與鷗閒,吟情渺、蓮葉共分題。
停杯久,涼月漸生,煙合翠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