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簷雅敍 ZOOM 會
補子
文采之美 勇猛之德 明清兩代的品官標誌
「補子」是明清兩代用以表徵官職品級差別的標識,文官以禽鳥,武官以猛獸,在前胸及後背各綴一塊,又有「胸背」、「背胸」、「花樣」之稱, 或簡稱「補」。 研習「補子」,欣賞文采之美,讚嘆典章之盛。。。
高本莉老師主講
中國文化大學家政研究所碩士,前北投文物館館長。曾於實踐兼任講師,教授『中國服裝史』。研究傳統服飾近四十年。
鍾情人文歷史,熱愛傳統服飾。緣起於研究所時代,跟隨指導教授,研究中國服飾文化史。從古籍研究,一字一句開始,貫串各個時代體制,不斷探索。曾經多次參與國際會議,見證各種珍貴第一手服飾資料。
學術會議與發表
■《宋代皇后褘衣的色彩和圖文》第四屆亞洲服飾學術會議,1985 年,台北
■《台灣早期漢俗婦女的髮式與髮飾》第一屆中國古代服飾國際學術會議 1991年,湖北荊州
著作
■《台灣早期服飾圖錄》台北,南天書局,1995
■『臺灣刺繡的風格與特色』《臺灣傳統刺繡之美》專刊,2006 國立歷史博物館
■『看見臺灣早期常民文物之美系列1-12』《歷史文物》月刊,國立歷史博物館 2015年2月~2016年12月[259-281期]
參與
■ 臺灣民俗文物辭典 2004 - 2006『國史館台灣文獻館』2009 出版 2013數位化
■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 拓展臺灣數位典藏計畫 2011 - 2012『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文物館』
研究興趣
中國服飾文化,織繡工藝,台灣民俗文物,少數民族的服飾文化
風簷雅敍 ZOOM 會
游於樂 | 文藝復興時期
◇ 第一講 ◇
美西 | 12/10/2021 週五 [晚] 06:30 - 08:00
亞洲 | 12/11/2021 週六 [晨] 10:30 - 12:00
◇ 第二講 ◇
美西 | 01/21/2022 週五 [晚] 06:30 - 08:00
亞洲 | 01/22/2022 週六 [晨] 10:30 - 12:00
◇ 第三講 ◇
美西 | 01/28/2022 週五 [晚] 06:30 - 08:00
亞洲 | 01/29/2022 週六 [晨] 10:30 - 12:00
繼中古時期之後,文藝復興時期大放異彩。「人是萬物的尺度」。無論文學,建築,美術,音樂各種藝術範疇,從人文主義的思想基礎發展,都體現了蓬勃的生命力與創造力,並且彼此關聯。
[第一講] 從文藝復興的歷史背景著眼,要述各藝術範疇的創新,進而闡述各領域與音樂發展之關聯。
[第二講] 導賞文藝復興時期法義英德西各地蓬勃的音樂新發展,與精彩的樂器介紹。
[第三講] 管風琴,古鋼琴,大鍵琴,手搖琴等等各種樂器。孔雀舞,前奏曲,幻想曲,尋求曲,變奏曲等等各種曲式。
賴婷如博士主講
賴婷如博士於輔仁大學獲得音樂學士學位,並於UCLA獲得音樂博士學位。研究人類音樂學,音樂作曲。
教授鋼琴課程,小組音樂,音樂理論。除了鋼琴,也演奏大提琴,以及國樂的嗩吶與笙。為獨奏,小型合奏和室內樂團編曲創作。 她的作品曾在台灣和美國演出。 除了教學和作曲之外,她的演講主題包括當代音樂欣賞,浪漫時代音樂欣賞,即興作曲與音樂創作。
賴博士在許多音樂資格考試擔任評審。包括音樂老師資格認定的 MTAC(Music Teachers' Association of California 加州音樂教師協會)優異證書的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