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簷雅敍 ZOOM 會
《文心雕龍》珠玉短述
美西 | 6/3/2022 週五 [晚] 06:30 - 08:00
亞洲 | 6/4/2022 週六 [晨] 09:30 - 11:00
■ ZOOM: 646 831 4508
PASSCODE: WINDWIND
直接按鍵連結 Join Zoom Meeting
https://us02web.zoom.us/j/6468314508
《文心雕龍》鉅作有系統以精鍊文字,討論多種文作種類,文術項目,引用精論書籍,點評作者,並且出入儒,道,釋,兵,史。
二十年前,在湖南嶽麓書院舉辦的國際第四屆《 中華文明的二十一世紀新意義 》學術研討會上,甚至有學者,把《文心雕龍》作為“新五經“ 之一看待。可惜由於《文心雕龍》駢體文言,資深學者,也不輕易開課。近二十年來,義釋,注解,白話翻譯本眾多。教學甚至自修,都不再是難事。 過去一年來,視訊演講發達,美國東西兩岸,相繼提供《文心雕龍》簡介演講。
演講項目:
1. 劉勰其人其書和歷史地位:(1) 劉勰為何入定林寺? (2) 劉勰是儒家?佛家?… 兵家?!(3) 博學大師錢鍾書批評劉勰有傳承,但無創新!對嗎?
2. 探討幾個問題:(1) 何以不談陶淵明?(2) 劉勰無詩?(3)《文心雕龍》何以缺少愛情部份!(4)《文心雕龍》難讀嗎?(5) 如何讀《文心雕龍》?
3.中,英譯本選列。
4.《文心雕龍》名句選賞,交流。
5.《文心雕龍》研究第三波 !
6. “新五經“的說法。
7.《文心》《孫子》兩大經典的融會《斌心雕龍》2003。
8.《文心雕龍》文學理論的美學應用與實踐:“聯藝共振” E.C.H.O. ( Ref.美麗心世界 2022.2.5)。
林中明老師主講
1944年出生於四川成都,祖籍廣東新會。臺灣成功大學電機系畢業。歷任貝爾實驗室等高科技公司,從事芯片研發、設計、測試、靜電防範、FPGA、 EDA軟件、光電腦設計…等。史丹福大學訪問學人 (1981-1982),1987年以晶片光導研究,獲國際電子封裝學術研討會「最佳論文」。獲得美國科技專利二十多項。曾應巴西政府 (1981),台灣教育部(1983)邀請,主講該國首次超大型積體電路芯片設計專題研究課程。
近三十年從事國學及國際關係研究。發表多篇中英文論文。如:
◆〈On Great Nation (論大國 ) 〉, 《 北京論壇 (2005)論文選集 (English)》,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第 151-189頁。
◆《〈利涉大川﹕從“黑水溝”到“銀絲路”〉,海峽兩岸經濟區域發展論壇論文集,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所.福州,2005年5月21日、22日。
◆ 中西文學理論﹑書法理論 (《字外有字》等 ),藝術研究及策展。發表中英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五十餘篇及任分組主持人。
◆ 研究範圍泛及《文心雕龍》、《孫子兵法》、《昭明文選》、《詩經》、杜甫、陶淵明、白樂天 (特邀論文譯為日文,刊於日本白居易研究 2003)、陸游、道教文化與科技創新、中華文化對電影蒙太奇發明的影響、魏晉南北朝儒道文化及科學思想,八大山人,石濤藝術。
◆ 1999年及2007年協辦籌備台灣首次及第二次《文心雕龍》國際研討會。2004年協辦籌備日本福岡大學舉辦《文心雕龍》國際研討會。召開“繁簡之辨”【漢字論壇】 (台灣師範大學 2006)。發表大會主題論文宣讀如:〈《詩經》中的 王道精神〉 (2018 《詩經》國際研討會),〈《文心》創藝《文選》串華 ---《文心雕龍》的當代應用 與《 昭明文選》的古典涵接〉(2019“昭明文苑增華學林---《文選》與《文心雕龍》國際學術研討會),〈《詩經》中的大國風範〉 (2021《詩經》國際研討會)… 等。榮獲1998第四屆《孫子兵法》國際研討會最佳論文獎。2006年擔任長春師範大學,昭明文選研究所客座教授。曾任北加州華文作家協會會長,美華藝術學會會長。現任 北美牡丹詩會會長,山東孫子兵法研究會特邀國際顧問 ,日本東京國際書畫交流展美國分會長。
◆ 著有《斌心雕龍》2003、《詩行天下》2009 (三十餘萬字及二百餘幅作者的詩書畫攝影插圖)。主編《四絕雅集》彩色繁體圖文集,所有詩、跋、印章均有英文或中文翻譯,負責百餘項詩、跋、印章的英、漢翻譯。策劃之藝展包括: 2011年「四絕雅集」綜合藝展、 2011年「花之美」綜合藝展、2012年「城鄉之美」綜合藝展、2013年「動靜之美」綜合藝展、2014年「傳統與現代之美」綜合藝展、首創“聯藝共振”E.C.H.O. 藝類及特展。詩藝交流包括:2016年洛陽國際牡丹詩畫會、 2018年舊金山美中中秋詩畫會。
◆ 美麗心世界視訊演講:從《文心雕龍》文藝理論到「聯藝共振」藝類實展。
風簷雅敍 ZOOM 會
政治烈焰下的絕命情詩
—— 聶魯達敲打心靈的文字雨浪
美西 | 6/10/2022 [晚] 06:30 - 08:00
亞洲 | 6/11/2022 [晨] 09:30 - 11:00
■ ZOOM: 646 831 4508
PASSCODE: WINDWIND
■ YouTube 同步播放:
https://youtu.be/cQD5Us57l-I
諾貝爾頒獎詞推崇聶魯達:「他的詩篇具有自然力般作用,復甦了一個大陸的命運與夢想。」
聶魯達1904年出生,20歲即以情詩成名。後來擔任智利外交官,眼見世局動盪,民生疾苦,開始以詩歌敘述南美的歷史和人間正義,一生創作對政治激情不滅,對愛情流浪不悔,最後的死亡也被懷疑是遭到極右派軍政府殺害。他的生命是一首對祖國,對人類的深情情詩。
畫家、作家劉昌漢曾留學西班牙七年,本次講座和大家分享1971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智利詩人聶魯達的詩和傳奇一生。
風簷雅敍 ZOOM 會
名著故事
—— 劉吉訶德的文學閱讀
美西 | 6/17/2022 [晚] 06:30 - 08:00
亞洲 | 6/18/2022 [晨] 09:30 - 11:00
■ ZOOM: 646 831 4508
PASSCODE: WINDWIND
很多書我們看過就忘記了,但是人生總有一些讀後不會忘記的著作,讀好書,消化好書,豐富了我們生活。本週劉老師選擇的幾本名著涵蓋了政治對藝文的影響、信仰和真相的衝突、電影再現文學的認識,還有戰爭、人生和愛情,包含著生命面對的方方面面,引起思索並帶來啟示,或許這就是文學之吸引人處。
畫家、作家劉昌漢(劉吉訶德)說文學是他生命中美麗的邂逅,和大家分享他的閱讀心得。
風簷雅敍 ZOOM 會
劉昌漢(劉吉訶德)老師講座
劉昌漢 (劉吉訶德) 老師治學不分古今中外,美術、文學、建築、音樂多方涉獵。兼收並覽,廣議 博考。不但以繪畫創作樹立個人風格,更長於講述與著述各種藝術與文學專題。宏觀的角度,優雅的文字,豐富的旁徵博引,清晰的脈絡陳述,讓聽眾與讀者打開心靈視野,翱翔於藝術與文學的天空。 2021年劉老師「風簷雅敍」 [山水系列] 四場講座,廣受藝文界重視。2022年再度盛邀劉老師講述當代藝術與文學專題。
多次在美國、加拿大、歐洲、中國和臺灣畫展。作品榮獲重要美術館典藏。曾經為臺灣文化部及國立臺灣美術館策展,推介臺灣藝術家走向國際,貢獻良多。繪畫創作獲頒 2011 年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挑戰美國獎助」(NEA Challenge America Grand Awards) 殊榮。現為中國畫學會(美國)榮譽會長。代表作品:〈玉山雲〉、〈優勝美地國家公園通景〉、〈巍峨〉、〈浩瀚無垠〉、〈雪山河源〉、〈雪山〉系列、〈水之舞〉系列等等。
藝術撰述深入淺出,曾經以筆名「劉吉訶德」長期在北美「世界日報」《世界周刊》撰寫藝術專欄。以本名「劉昌漢」在台灣《藝術家》雜誌執筆。著作包括《百年華人美術圖象》、《藝術如此多嬌》、《北美水墨畫觀覽》、《遊美加—發現美術館》、《北美風景繪畫》等等。文筆精湛,獲得海外華文著述獎首獎。曾任美南華文寫作協會會長,散文作品收錄於世華文學《書寫@千山外》、《采玉華章—美國華文作家選集》等書中。
* 主講照片 ---「似曾相識」片尾藝術家訪談。導演梁晨拍攝。
當代藝術與中國經驗
美西 | 5/13/2022 [晚] 06:30 - 08:00
亞洲 | 5/14/2022 [晨] 09:30 - 11:00
政治烈焰下的絕命情詩
—— 聶魯達敲打心靈的文字雨浪
美西 | 6/10/2022 [晚] 06:30 - 08:00
亞洲 | 6/11/2022 [晨] 09:30 - 11:00
名著故事
—— 劉吉訶德的文學閱讀
美西 | 6/17/2022 [晚] 06:30 - 08:00
亞洲 | 6/18/2022 [晨] 09:30 - 11:00
風簷雅敍 ZOOM 會
一二三木頭人
藝術家
韓旭東先生主講
◇ 第一講 ◇
美西 | 06/24/2022 週五 06:30 - 08:00 [晚]
亞洲 | 06/25/2022 週六 09:30 - 11:00 [晨]
◇ 第二講 ◇
美西 | 07/01/2022 週五 06:30 - 08:00 [晚]
亞洲 | 07/02/2022 週六 09:30 - 11:00 [晨]
■ ZOOM: 646 831 4508
PASSCODE: WINDWIND
2018年 《再見》Farewell 美西側柏
韓旭東沒有藝術學院背景,只有外公木雕師父的血脈承傳。他在高中時候已經決定成為一位藝術家。在台大人類學系畢業之後,服完兵役,開始認真摸索木雕創作。從來沒有拜師學藝,沒有僱用助理,沒有收過學生。以最樸素堅持的步履,一路走來三十餘年,始終如一。
韓旭東不斷登峰造極。將藝術生命注入堅硬的木材。時而化身為幽靜仕女的面容,戰士的動態肌理,毛衣的柔軟針腳,烤鴨的疙瘩鴨皮,西蜀孔明的汗流浹背,智慧長者的思索皺紋,敷貼於皮膚的超薄面膜,在寫實領域各種主題鬼斧神功。又進而挑戰抽象概念,跳躍為風的線條,更出奇不意在數位時代,轉身為視覺格跳的動態木雕。
始終令人驚艷的是他在每一件作品都展現了藝術家的人文情懷 ---- 時而悲天憫人,時而幽默詼諧,時而回望歷史,時而反映世態。韓旭東不斷在藝術道路自我革新,然而,不變的是他內在精神的自省與拔擢。從不譁眾取寵,從不盲隨潮流,在光怪陸離的當代藝術市場中獨樹一幟。
風簷雅敍非常榮幸邀請藝術家細細解說百餘件各個時期的藝術作品。最深刻的精雕細琢,值得您細細品味。
■ 簡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rEf-FZ9phY
◇ 藝術家自述 ◇
digitalWrite 雕刻
—— 韓旭東
2012年父親過世,大環境紛紛擾擾; 政黨對立,世代間鴻溝擴大,口水滿天。數位產品快速進步,輾壓著舊有傳統與文化,並且正迅速的改變著人類的行為與生活方式。當時我從事木雕已經25個年頭。不禁意識到創作生涯似乎也應該進入下半場了。
於是我調整面向,不再做那些與文化和社會議題相關的作品,轉而思考進入數位時代後木雕創作是不是該有一些新面貌。當然,有些朋友認爲純手工製造的作品應該更為寶貴並且被珍 惜。但是從另一個方向來看,數位技術這個讓人類過往許多文明積累都相形失色的產物,它不可能不影響到木雕創作。又或者說木雕創作在這個刺激之下能夠有哪些新的開展方向並獲得什麼新的啟發。
2012年從"頭像1號"開始,我嘗試用小塊的角料黏合為"集成材"之後進行雕刻,再將木塊規則或不規則地組合在這些交錯的正、負空間裡面,藉著這種幾何方塊的組合去營造出一種數位感。這個做法其實是在模擬構成電腦螢幕影像的"畫素",兩者原理相同而且事實上視覺效果也相當接近,只是平面和立體的差別。2013年”解散集合”個展發表之後,國外的朋友把這些作品 稱為"pixelated wood sculpture"或者歸類到"glitch art"的一種。
這種“集成材”的雕刻方法,事實上給予木雕創作者極大的解放,不但擺脫了木材形狀的限制, 而藉由小木塊自由拼組達到需要的大小,所以理論上只要在膠材的"open time"許可範圍內,我們可以製作很大的作品。木雕作者不必再去雕刻巨大的木材。而且傳統木雕消耗材料嚴重,“集成材”的使用,產生的廢料非常少,甚至可以使用過的木材來進行雕刻,不失為一種善待環境的新作法。
2019年初無意間看到的學機械的女兒桌上擺了一本書,是關於"arduino"的教學。隨手翻閱卻引起我極大的興趣。前言裡便提到是設計給初學和藝術家使用的。因為集成材由長方體木材黏合,因此它本身就存在著運動所需要的直線空間和軌道。所以我上網去找相關的教學,希望能夠藉由微電腦控制馬達讓作品動起來,但是又希望能兼顧作品完成之後仍能凸顯雕塑的性格,而不是被機械的性格掩蓋。整個過程在失敗中探索前進,學得很慢做得也很慢。寫的程式跑不動時就向女兒請教。隔年"少林"初版完成,但問題太多,2021年又將內部所有構件全部更換。當"少林"的步進馬達聲音響起,木塊開始動起來,我知道其實我提出了一個問題,而不是找到答案;未來它可能要面對許多藝術與科學的質疑。但 ”新"、"變” 本就是藝術家應該信仰的重要價值,我不需要知道這個新嘗試方向是不是正確的。對我自己來說,六十歲了,組構這些軟硬體零件是很燒腦的,戴著放大鏡在接那些複雜的線路是有些辛苦的,而這一切,其實只是期許自己對藝術創作追求”新“與”變“的初衷可以有所交代,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