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簷雅敍 ZOOM 會
想像與重構:
我的敦煌藏經洞創作項目
藝術家 | 史丹佛大學 (Stanford University) 藝術與藝術史系教授
謝曉澤教授主講
美西 | 12/1/2023 週五 [晚] 06:30 - 08:00
亞洲 | 12/2/2023 週六 [晨] 10:30 - 12:00
ZOOM ID: 646 831 4508
PASSCODE: WINDWIND
謝曉澤教授在2017年初收到美國敦煌基金會邀請,成為「駐地計畫」的第一位藝術家。不但在行前用功研究,更在敦煌研究院內部招待所莫高山莊大約一個月的期間,親身體驗敦煌藏經洞,引發內心深處的提問與藝術創作。
「這個曾經累積著六百多年歷史文化的密室,如今空空如也。 我到處搜尋紀錄藏經洞及其藏品原貌的照片,而能找到的寥寥無幾。 如何以僅存的蛛絲馬跡來還原一個場景,以推測和想像來建構相對完整的歷史畫面? 如何表達斷裂、流散和損毀,探討缺失、空虛和歷史創傷等主題? 如何把考古分析和詩意遐想帶入藝術創作之中? 這些問題成為我在敦煌創作的起點。」
創作項目圍繞著敦煌藏經洞獨特的歷史和百科全書式的內容。把曾經被封閉了近九百年(從11世紀初到1900年)的藏經洞當作保存中國文化基因的「歷史琥珀」、「記憶岩層」和「時間膠囊」。 根據測繪圖把藏經洞的內部空間轉換為一個實體,猶如中國畫中的計白當黑,探討充盈和空虛、聚集和缺失之間的關係; 並以它作為一個反復出現的基本單元,在其內部投射藝術家各種想像,以不同段落展開一系列主題想像與重構的藝術創作。
🔹️歷史的琥珀:我對敦煌藏經洞的再想像
[發表於《美術家》雜誌2021年冬,第十二期]
謝曉澤教授 Xiaoze Xie
藝術家 | 史丹佛大學 (Stanford University) 藝術與藝術史系教授
🔹️https://www.xiaozexie.com/studio
🔹️https://art.stanford.edu/people/xiaoze-xie
謝曉澤,國際知名藝術家,現任美國史丹佛大學(又譯: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藝術與藝術史系講席教授。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系之後,獲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文學碩士及美國北德州大學(University of North Texas)美術碩士學位。
身為當代藝術家與學者教授雙重身份,並擁有建築學學養,寫實與其他藝術表達形式的深厚功底,將深刻歷史關懷的堅實熱情以想像與再構體現為系列創作。對於承載人類歷史與智慧的書籍主題關注,敦煌藏經洞的深刻體驗再建構,更引發各界迴響。作品不框限於寫實與抽象,而以深刻的反思主導,形塑各種藝術呈現方式。
經常展出於美國及其他地區的美術館與畫廊,新近個人藝術展包括紐約亞洲協會博物館(Asia Society Museum, New York)的「物證」(Objects of Evidence,2019-20)與丹佛美術館(Denver Art Museum)的「聚焦」(Eyes On,2017-18)。
廣獲專業主流媒體關注好評。包括:《美國藝術》(Art in America)、《藝術新聞》(Artnews)、《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多倫多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等等。
藝術作品典藏於諸多博物館及文化機構。包括:丹佛美術館(Denver Art Museum)、休士頓美術館(Museum of Fine Arts, Houston)、斯科斯岱爾當代美術館(Scottsdale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聖荷西美術館(San Jose Museum of Art)、奧克蘭加州博物館(Oakland Museum of California)等等。
實至名歸。榮獲獎項包括:亞洲協會北加州分部2022年亞洲創變者獎(Asia Game Changer Award)、紐約喬安米切爾基金會(Joan Mitchell Foundation)畫家和雕塑家獎(2013)、紐約波洛克-可拉斯納基金會獎金(Pollock- Krasner Foundation Grant, 2003),以及達拉斯美術館(Dallas Museum of Art)和鳳凰城美術館(Phoenix Art Museum)藝術家獎金等等。
風簷雅敍 ZOOM 會
來龍去脈話五帝時代
從幾個故事來看文獻和考古的互補
美西 | 12/8/2023 週五 [晚] 06:30 - 08:00
亞洲 | 12/9/2023 週六 [晨] 10:30 - 12:00
ZOOM ID: 646 831 4508
PASSCODE: WINDWIND
風簷學會「風簷展書讀」導讀老師
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學士
美國康乃爾大學 (Cornell University) 電機工程學博士
楊積亮博士主講
北加州灣區從事計算機 CPU 芯片設計專業數十載。2015年退休後,潛心探索中國古文化源頭與脈絡。對中文古書饒有興趣,《詩》、《易》、《老子》、《莊子》等等。「很想知道我們現代人的生活和想法,到底有那些痕跡和傳統文化有關?」
2021年8月以來,在風簷學會 Line 群組「風簷展書讀」先後導讀詩經與易經。綜合各家觀點,分享心得大要。其餘專文發表於「Tranquility 山不在高 –— a truth(實相)searching journal by Leon Yang」個人部落格
🔹️https://jileonyang.blogspot.com
風簷雅敍 ZOOM 會
「澄心如畫」--- 旅美華人藝術家群像
硅谷亞洲藝術中心副館長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東亞語言與文學碩士
徐心如女士主講
美西 | 12/15/2023 週五 [晚] 06:30 - 08:00
亞洲 | 12/16/2023 週六 [晨] 10:30 - 12:00
ZOOM ID: 646 831 4508
PASSCODE: WINDWIND
「之所以選這張秋水照片,是因為我覺得能夠體現華人藝術家在美國苦心孤詣上下求索的心理狀態,有些孤寂、蕭索,但又纖塵不染,像一面鏡子,折射出世間百態。」
硅谷亞洲藝術中心副館長徐心如女士十餘年來積累豐富的策展經驗與研究心得,將於講座呈現許多鮮為人知的精彩圖片,分享她所瞭解的旅美華人藝術家的有趣故事。他們每一位都是獨特的存在,有敢當眾罵希特勒的俠女,有引白人圍堵的巨星,有家裡像開動物園的一代宗師,有沉醉戲曲的百歲人瑞,有用鏡頭寫詩的耄耋少年,有愛花成癡的「無用才子」······ 他們鮮明的個性留下燦爛的足跡。講述藝術家包括: 楊令茀、張書旂、王濟遠、汪亞塵、王季遷、王方宇、張大千、傅狷夫、侯北人、劉榮黔、劉墉等等。
「澄心如畫」,這些畫家一片冰心,對藝術保持著赤子之心。「澄心如畫」也是徐心如女士微信公眾平台和視頻號的名稱。
🔹️硅谷亞洲藝術中心 Silicon Valley Asian Art Center
https://www.artshu.com/
徐心如女士
硅谷亞洲藝術中心副館長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東亞語言與文學碩士
生於江蘇蘇州,自幼習畫,屢次獲獎。2005年畢業於南京大學新聞系,同年赴美留學,師從漢學家奚如谷與黃宗泰教授,進行戲曲與小說研究。2007年獲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學碩士學位。於密歇根大學東亞系擔任講師工作。2012年受聘於矽谷亞洲藝術中心,任副館長。致力研究並推廣旅美華人藝術,協助策劃專題展覽,主持文化講座及藝術活動百餘場,編輯出版畫冊八十餘種,包括: 《張大千加州歲月:文獻與作品》、《大風堂三代畫集》、《一池硯水太平洋:中國水墨畫在美國》、《丹青不知老將至:侯北人畫集》、《哪個花鳥不多情:劉墉工筆畫集》等等。
◇ 圍爐在風簷 ◇
2023 歲末簷友分享
美西 | 12/29/2024 週五 [晚] 06:30 - 08:00
亞洲 | 12/30/2024 週六 [晨] 10:30 - 12:00
ZOOM ID: 646 831 4508
PASSCODE: WINDWIND
歲末年終,一場輕鬆分享的 Zoom 會圍爐。歡迎簷友們彼此聆聽互動。
🔹️王愛珠老師的「詩情花藝」中華花藝獨具特色,將詩詞文學與花藝之美結合...
🔹️李三寶教授完成66呎離騷長軸鉅作。全幅攝影,並且製作 video 全覧...
🔹️宋大勇老師九連作,以百花冰雪宣為材質。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李佩懿老師創立台灣太極武術學院,公子孫家閎屢屢奪魁。欣賞太極拳太極劍...
🔹️鄭子亭教授遊蹤遍及內蒙古,甘肅,青海,山西等地。包括莫高窟與懸空寺...
🔹️還有其他精彩分享,等待您的驚喜...
🌻 風簷的故事 彼此聆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