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謝勳於「風簷雅敘」演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ST6A8Npw6Y
謝勳 H. Philip Hsieh
多才多藝的科學家詩人
台大化工畢業,1969年赴美進修,獲博士學位。自2004年以來,旅行,寫詩,創作。詩作多次刊載於《秋水詩刊》、《世界日報》、《笠詩刊》、《文訊》、《葡萄園詩刊》、《創世紀》及 《野薑花詩刊》。著有詩集《無常的美學》《當書法邂逅現代詩》。
寫詩題材不拘,充滿生動意象。用書法將中文詩作創意書寫,並且翻譯成英文詩。將詩,書,畫,融為一體。成就創意雋永的個人風格。自2004年以來,曾經負責講義雜誌的「國家地理新鮮聞」專欄,並受邀為《秋水詩刊》撰寫「海外詩壇」專欄六年。訪問美國當代重要詩人及介紹美國詩壇多樣風貌。著有《速寫當代美國詩壇》,訪問14位美國當代詩人,包括諾貝爾化學獎詩人 Roald Hoffman,以及數位美國詩壇高度榮譽的桂冠詩人。
詩人描繪金瓜石的雨中景象,也讓人聯想「上善若水」的精神。正如雨水滋潤大地,洗滌塵埃,點點滴滴的雨聲也滋潤人們的心靈,讓我們與大自然同頻,得以輕安自在、融入天地。這正是「上善若水」的境界:柔和而潤物,無名而深遠,與天地萬物和諧共處。
文字像流水一般律動,靜謐而自然,無需刻意雕琢。書法也體現了這樣的風格。筆法傳統而隨性,章法如亂石鋪街,表現出「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的無為精神。落款「輕安自在」和「詩心悠悠」,也傳達了心靈的自由與柔和,這正是「上善若水」所追求的境界 —— 柔和自在,相生相融,心靜深遠。
聽雨,在金瓜石民宿
「聽雨,在金瓜石民宿」這首詩是我住宿在台灣金瓜石民宿「緩慢」,那一晚聽雨時所寫的。民宿的每一個房間沒有電視,卻有一本書。我們房間裡擺了一本美國女詩人Elizabeth Bishop 的詩集,譯名叫作「寫給雨季的歌」。這給了我靈感,當晚成詩:
聽雨,在金瓜石民宿
蜿蜒山腰的彩帶
起伏的石階,沿途
我乘著飄而欲滴的濃霧
潛入緩慢的時間流裡
這裡曾經閃閃金光的
夢與傳說已然遠走
隨手摘下朵朵鮮新的寧靜
唱和著「寫給雨季的歌」
山雨撫拍陽台的滴答中
灰濛與晦暗
逐漸交集,悄悄
帶走那一片禪定的暮色
我把詩寫成一幅詩書交融的書法作品,字體和章法的選擇反應我當時閒逸的心情。筆法是傳統的,而章法卻像亂石舖街,雖不齊整,但亂中有序,讀者仍然可從書法作品讀整首詩。落款形式也是如此,但求自然。閑章「輕安自在」和「詩心悠悠」多少流露我創作所追求的意境。
「當書法邂逅現代詩」(謝勳著,蕙風堂)(When Calligraphy Encounters Modern Poetry by H. Philip Hsieh; Published by Topline Study Treasures Co.)
「無常的美學 - 謝勳詩集」(謝勳著,馥林文化)
「速寫當代美國詩壇:詩人的訪談及朗讀」(謝勳著,釀出版)
"Poets about Poetry - Interviews with Contemporary American Poets"(by H. Philip Hsieh, EGW Publishing, available at Amazon.com)
“Inorganic Membranes for Separation and Reaction” (by H.P. Hsieh, Elsevier Publishing Co., available at Amazon.com)
Facebook 「謝勳 (Phil Hsieh)」:https://www.facebook.com/hphchemtec
Facebook「詩書交融」:https://www.facebook.com/%E8%A9%A9%E6%9B%B8%E4%BA%A4%E8%9E%8D-155781301934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