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簷展書讀」導讀老師楊積亮博士於「風簷雅敘」演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GiRoW-Tc-8
楊積亮 Leon Yang
風簷學會「風簷展書讀」導讀老師
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學士
美國康乃爾大學 (Cornell University) 電機工程學博士
「很想知道我們現代人的生活想法,到底有那些痕跡和傳統文化有關?」北加州灣區從事計算機 CPU 芯片設計專業數十載。2015年退休後,潛心探索中國古文化源頭與脈絡。對中文古書饒有興趣 ——《詩》、《易》、《老子》、《莊子》、《韓非子》等等。
2021年8月以來,在風簷學會 Line 群組「風簷展書讀」導讀。綜合各家觀點,分享心得大要。
「上善若水」和〈太一生水〉
《通行版老子》八章 ---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這幾句話,各人的理解不全一樣。下面是按我的理解做的語譯:
最能把事情做得圓滿的方法和「水」的性質很像,
水善於給萬物造福而不爭功過。
願意流到別的萬物都不願流去的地方。
這些性質和「道」的性質也很像。
選擇住處,要善於選擇地點,
調整心態,要善於保持沈穩,
與人交往,要善於永記仁心,
和人講話,要善於講求信用,
為政,要善於切實治理國事,
做事,要善於講求效果,
行動,要善於把握時機。
因為不爭功過 所以做事沒有過失。
也許要說說。這裡的「善」,是「善於」,能把事情做圓滿,和「善惡」,「善良」沒有關係。看來所有這些做法裡,最重要的就是不爭功過,用「水」的性質來解釋,非常好。
我們這些凡夫俗子,每天自己反省,就是在爭功過,不一定是和別人比,有時是在和自己比。和自己比好不好呢?不是說要三省吾身嗎?好像是對的,可是省得多了,不覺得煩嗎?還是看看《莊子》吧。
換個話題:一九九三年與郭店《老子》同時出土的楚簡〈太一生水〉,共十四簡、三百零五字,從目前整理過的編排來看,文意約可分成兩大部分,即第一簡到第八簡,為通篇綱領,總論宇宙生成的原理 及內容;第二部份是從第九簡至十四簡,內容上,基本可視為對前八簡之人 事名言推闡。
一開始就說:太一生水,水反輔太一,是以成天。 天反輔太一,是以成地。
太一是宇宙生成系統的總根。 水非常要緊,排在天地的前面。中國古代哲學特別重視水,水是生命的源泉,又象徵事物的演化。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查閱有關〈太一生水〉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