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民教授 影音記載歷史
▪️ Email: weimin@sfsu.edu
▪️ http://www.cinema.sfsu.edu/people/faculty/weimin-zhang
🔹️ 張偉民教授大千 [大象無象] 網站 🔹️
https://www.changdaichienfilm.com/
◇ 系列演講 ◇
女書 | 大千
張偉民教授,攝影師,導演,多媒體設計師。美國舊金山州立大學電影學院終身教授。她以專業的學養,記載歷史的精神,製作 [女書] 與 [大千] 重要作品。
◇ 首講 | 女書 ◇
人類文化史中罕見女性專用文字。中國女書,千百年前始於湖南瀟水流域,由女性創造,並且只於婦女間流傳。張偉民教授多年深入研究,設計互動式多媒體藝術作品。此作品已經由美國國會圖書館在2007年列入永久典藏。具有重要歷史意義。
◇ 續講 | 大千 ◇
因緣際會。張偉民教授獲至一卷有關大千先生未曾公開的珍貴錄影底片。由此開始,一連串的探索,有關大千先生的行止,有關大千先生的藝術,有關大千先生的一切。她以獨立製作的精神,嚴謹記史的態度,正在逐步完成一部重要紀錄片。
風簷雅敍榮幸邀請張偉民教授主講分享兩部重要典藏作品。敬請鎖定時間參與。
張偉民教授
◇ 簡介 ◇
攝影師,導演,多媒體設計師
美國舊金山州立大學電影學院終身教授
School of Cinema, 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
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故事片專業,獲得美國俄亥俄大學電影學院研究所電影製作(MFA)藝術創作學位,及互動多媒體碩士學位。中國電影“第六代”電影人,在中美電影界作為電影攝影師和導演,創作一系列獲奬影片,故事片,紀錄片,電視劇,廣告片等等。包括國際電影節獲奬故事片:《鶴童》《葛老爺子》,《首席執行官》,系列長篇電視劇《鴉片戰爭演義》和《中國老字號》等等。
2000年,在俄亥俄大學電影研究所取得MFA學位後,作為少數華人電影人,進入好萊塢後期製作公司 Delux 擔任電影多媒體設計師。 2001年,應中國著名導演吳天明邀請, 出任吳天明指導的《首席執行官》美國組攝影指導。從此開始在美國業界的專業生涯,創作多部獲獎紀錄片 The House of Spirit(精神之屋);藝術片 Green Mountain In a Drawer(抽屜裡的青山)和 The City(這城市); Missing Home : The Last Days of Beijing Hutongs (胡同最後的日子) 等等。
2011年,作為特約導演,指導中央電視台紀錄片頻道《茶,一片樹葉的故事》六集系列紀錄片製作。2013年,完成歷經八年製作的長篇紀錄片 Missing Home: The Last Days of Beijing Hutongs (胡同最後的日子)。獲得多項美國藝術基金支持並參賽入圍若干國際電影節,包括台灣金馬獎,Sedona Film Festival, Athens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University Film and Video Association 美國影視學會評委獎,並受邀紀錄片學術研討會和放映會,例如斯坦福大學,舊金山大學,俄勒岡大學,南卡羅來納州大學,香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以及多所國際中國文化研究中心的放映。
張偉民教授始終在探索藝術和前沿高科技的結合,2007年,創作互動數字多媒體項目《女書-神秘的女性文字》獲得2007年國際多媒體AVA白金奬, 2007年被美國國會圖書館作為有價值和特色的研究成果永久收藏。 2007由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 2018年,和團隊歷經兩年時間,用最新VR技術結合創作互動虛擬現實的多媒體電影 Hutong in Live(胡同再現)讓世界觀眾親臨其境,感受和體驗消失的北京胡同。這部影片一經問世,即獲得矽谷科技界和藝術界的多方關注,入選2018年CINEQUEST Film and VR Festival,並接受CBS的及各界媒體的專題採訪。
自2006年開始至今,張偉民教授在美國舊金山州立大學電影學院執教。2011年,榮獲舊金山州立大學的終身教授榮譽, 2017年榮陞正教授,美國大學的最高教職職稱。目前主要教授本科及研究生電影攝影和紀錄片製作課程,其中包括:電影攝影及燈光,紀錄片電影製作,國際紀錄片工作坊,數字電影攝影,攝影藝術以及中國紀錄片等課程。
▪️ Email: weimin@sfsu.edu
▪️ http://www.cinema.sfsu.edu/people/faculty/weimin-zhang
[Click the drop down arrow on right for more]
Prof. Zhang is an award-winning filmmaker – one of China’s Sixth Generation filmmakers – and a graduate of the Beijing Film Academy and School of Film, Ohio University. She has worked on numerous award-winning films, documentaries, and TV drama series in both China and the U.S. Her many successes include The House of Spirit (2000), which won the Women in Film Award and was also featured in over a dozen film festivals. In 2008, as a U.S. unit director, she filmed the U.S. Olympic athletes pre, during and the post 2008 Olympics as well as the San Francisco torch relay sequence which became the major content appeared in the award-winning feature documentary film, The Ever-Lasting Flame – Beijing 2008 (2009). The film won Grand Jury Prize at Montreal Film Festival 2009 and become the permanent collection in Olympic Museum, Lausanne, Switzerland. The feature length documentary Missing Home: The Last Days of Beijing Hutongs (2013) that she produced and directed were selected and screened over dozen film festivals including Sedona Film Festival, Athens Film Festival, and won honorable mention award at UFVA (University Film and Video Association), the professional university film & Video organization. In addition, she also shot numerous feature films, documentaries, shorts and television series as director of photographer including feature films: Grandfather Ge (1995), The Homebound Crane (1998), CEO (2003), Green Mountain in a Drawer (2009); documentary film Nushu – The Secret Writing of Women in China (1999) won the best documentary film at 8th Torino International Women’s Film Festival, Italy in 1999. The City; The feature documentary Missing Home: The Last Days of Beijing Hutongs (2013) that she produced and directed were selected and screened over doze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s including Sedona Film Festival, Athens Film Festival, and Taiwan Golden Horse Film Festival. In addition. In 2007,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acquired her interactive multimedia DVD-ROM, Nushu: The Women’s Secret Writing, for its permanent collection.
As a film professor, Weimin has been teaching Film Production and Documentary Filmmaking at School of Film, San Francisco State University since 2006.
▪️ Email: weimin@sfsu.edu
張芮之社長
北美矽谷印社
◇ 簡介 ◇
志於學
823炮戰期間生於金門 ,住金門太武山內
輔仁大學畢業
中興大學食品科學研究所碩士
任職台北關渡汎球藥理研究所
美國加州 Palo Alto DNAX/MERCK,
Palo Alto Affymax / GSK , SSF Theravance Biotech
2020/June 退休
游於藝
篆刻師王北岳
國畫師花蓮師專李神泉
墨竹師袁天一
水彩油畫師廣州美院周錫銧
台灣全國大專院校書法比賽第一名
北美矽谷印社,北美研墨書法雅集
張芮之老師
「北美矽谷印社」社長 「北美研墨書會」指導老師
◇ 簡介 ◇
張芮之老師生於金門,時逢823砲戰。二歲來台,自幼喜愛書法,私淑台靜農先生。服役花蓮805總醫院期間,跟隨鄭坦孚老師及李神泉老師學習書法及國畫。後從王北岳老師學習篆刻。
雖然主修理工專業,然而藝術涵養天份使然,涉獵廣泛,觸類旁通。除了目今主要專注書法篆刻之外,更曾經研習國畫,水彩,油畫,素描,在各種媒材皆有精湛創作。美國灣區執業期間,曾隨廣州美院周錫銧老師學習水彩油畫8年之久。後從袁天一老師學習畫竹,於墨竹清風之間,深得畫竹精髓。
張芮之老師篆刻作品跳脫傳統框架,獨創一格的刻刀琢磨,彷彿畫筆揮灑,在各種印石創造了篆刻藝術的靈動氣勢。
張芮之老師旁徵博引,見微知著。擅長歸納整理書家與篆刻家之風格技法與特色。精於鑒定書畫及印章之品級真偽。
近年來在加州灣區開班教授書法及篆刻,教材豐富,循序漸進,追隨者眾,桃李滿天下。於2017 年創立北美矽谷印社,社員百餘人,舉辦展覽,策劃講座,並且出版篆刊。北加灣區因之風氣鼎盛,蔚為風潮!
今年九月 (9/11-9/22) 北美矽谷印社將於硅谷亞州藝術中心,舉辦社員聯展。屆時,拾得法師,傅勵生,蔡耀慶,張芮之四人聯展將同時舉行。
硅谷亞洲藝術中心 Silicon Valley Asian Art Center
3777 Stevens Creek Blvd # 400M, Santa Clara, CA 95051
陳正容中醫師
◇ 簡介 ◇
台灣輔仁大學法律系畢業
師事啟蒙老師--廖邨德中醫師學習中醫及臨床五年
師事倪海廈中醫師七年,倪師人紀班弟子,跟診倪師四年,是倪師得意門生。
美國South Baylo 南灣中醫針灸大學碩土
全美中醫師及加州中醫師。(L.Ac.,Dipl. O.M., MS.)
美國American Liberty University 東方醫學博士(Ph.D.)
現於美國加州洛杉磯大義經典中醫( Da Yi Acupuncture and Herbs)主治醫師。推展中道醫學惠民教育為終身職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