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簷 | 文化是我們的心靈故鄉
風簷 | 文化是我們的心靈故鄉
風簷學會 Wind Eave Cultural Association
以 ZOOM, Line, YouTube 當代 3C 媒體作為公益文化交流平台。超越時空限制,匯川聚流。我們以南加州為發起地,五湖四海,共襄盛舉,無遠弗屆。簷友遠達舊金山,紐約,美加城區。橫跨太平洋,及於台灣,香港,北京,上海,東南亞,歐洲大陸等地。歡迎大家以文會友,共同分享文化美好。
Zoom 會「風簷雅敍」 — 邀集學者專家藝術家公益講座。美西週五晚間 6:30-8:00,亞洲週六晨間 9:30-11:00(冬季亞洲週六晨間10:30-12:00)。
Zoom 會「風簷詩經會」— 風簷詩經會自2025年9月開始研習小雅。由賀繼軍先生主持,曹興亞先生朗誦詩文、講述研究心得,並由陳望衡教授闡述詩作精神要義。美西週三晚間 6:00-7:00,亞洲週四晨間 9:00-10:00(冬季亞洲週四晨間 10:00-11:00)。.....[點擊專頁]
風簷 YouTube — 刊載紅樓夢有聲書,詩經有聲書,風簷人物誌,以及風簷雅敍精彩紀錄。 www.youtube.com/@WindEave
風簷 Line 群研習會 — 包括「風簷展書讀」「風簷美術館」「風簷音樂會」「風簷習中醫」。歡迎願意專注主題,愛好文藝的朋友。來函請附姓名、地址、電話以及簡要自我介紹。 E-mail: wind20190616@gmail.com
陸千甫《古書五十六體卷》局部
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收藏
何國慶先生於1995年以父親之名成立「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致力於書法藝術的推廣,以展覽、講座、教學、出版、研究等方式,讓大眾更貼近書寫的溫度,重新找回筆情墨韻下的人文價值。近年更推出「雲端博物館」,以高清放大圖檔,配合研究文字與釋文,讓大眾細品並學習其人生智慧。www.hcsartmuseum.com
一般認為,晚明是黑暗時代,萬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然而,何董事長在收藏明代書畫的過程中,發現萬曆年間的精彩可以媲美西方的文藝復興時期。其著作《萬曆駕到》呈現萬曆年間的方方面面,揭示了晚明歷史的世界文化意義。
何國慶先生並曾任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1995-1998)、中華文物學會理事(2004-2006)、設立傅成賢音樂獎學金(中央音樂學院與上海音樂學院)(1991~)。發行書法圖錄明代系列十冊、民國系列三冊、當代系列九冊;著有《考驗——證嚴法師面對挑戰的智慧》; 出版慈濟護專紀念版《靜思語》、《改變:一群加拿大慈濟人的移民故事》、《在日本看見明朝 (有聲書)》、《萬曆駕到》;並曾經與蔡登山先生合著《留情:一位大宅門女大學生的生命屐痕》。
風簷雅敍 ZOOM 會
在日本看見明朝
何國慶先生主講
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美西 | 11/07/2025 週五 [晚] 06:30 - 08:00
亞洲 | 11/08/2025 週六 [晨] 10:30 - 11:00
*** 以上亞洲時間:中港台新馬時區
ZOOM ID: 646 831 4508
PASSCODE: WINDWIND
🔹YouTube 同步播放:
https://youtube.com/live/tqt81Xaoi8U?feature=share
明代,不僅是多元、開放、創意並茂的文化盛世;明人的東渡足跡,更深深烙印於日本文化血脈之中 。
明代高僧獨立性易不但啟發日本無釘木橋「錦帶橋」的創建,而且推廣篆刻,被尊為「日本篆刻之祖」。中國僧人默子如定東傳明代拱橋技法,指導建造日本首座拱形石橋「眼鏡橋」。文人朱舜水傳播漢學,以舜水學說為宗旨的江戶學派成為明治維新思想前導,被譽為「日本的孔夫子」。禪僧東皋心越弘傳中國詩畫篆刻與古琴,成為「日本琴樂中興之祖」。隱元隆琦不但是日本禪宗黃檗派初祖,且開啟煎茶道風尚,將「隱元豆」帶入日本。武術家陳元贇傳授少林技藝,影響深遠,被稱為「起倒流」柔術之祖。
風簷雅敍 ZOOM 會
在日本看見明朝
何國慶先生主講
何創時書法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美西 | 11/07/2025 週五 [晚] 06:30 - 08:00
亞洲 | 11/08/2025 週六 [晨] 10:30 - 11:00
*** 以上亞洲時間:中港台新馬時區
ZOOM ID: 646 831 4508
PASSCODE: WINDWIND
十六世紀,歐洲傳教士來到明朝的中國,驚嘆世上竟有如此多元、開放、創意的文化盛世,可謂「烏托邦」境界。中國社會的政府體制、經濟、交通、城市規劃,以及中國人禮貌、整潔、文明、謙虛的性格特質,都令西方人讚不絕口。
一般認為,晚明是黑暗時代,萬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然而,何董事長在收藏明代書畫的過程中,發現萬曆年間的精彩可以媲美西方的文藝復興時期。其著作《萬曆駕到》呈現萬曆年間的方方面面,揭示了晚明歷史的世界文化意義。
「風簷展書讀」討論會
⏹️ 主題:《莊子 · 大宗師》
🔹導讀討論 | 楊積亮博士
- 風簷學會「風簷展書讀」導讀老師
- 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學士
- 美國康乃爾大學電機工程學博士
🔹導讀討論 | 楊勝坤老師
- 交通大學控制工程系學士
- 交通大學管理科學所碩士
- 「量子力學」師承吳大猷先生;「國學」師承錢賓四先生與辛意雲老師;「丹道」修習中派玄門;「瑜珈」修習中脈七輪轉化瑜珈。致力將所修所學會統,達於一致。
道——
無始無終、萬物循行不倦之「路」;
自然而然、生生不息本性之「流」;
無形無象、無處不在之「背景場」。
美西| 12/05/2025 週五 [晚] 06:30 - 08:00
亞洲| 12/06/2025 週六 [晨] 10:30 - 12:00
*** 以上亞洲時間:中港台新馬時區
ZOOM ID: 646 831 4508
PASSCODE: WINDWIND
風簷學會「風簷展書讀」Line群研習會於2025年1月起,聚焦於《莊子》。「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歡迎大家共聚一堂,深入討論與分享!同時,也歡迎更多朋友加入風簷學會「風簷展書讀」Line群研習會,一起研讀經典。
風簷雅敍 ZOOM 會
從修復桌到展覽廳——
「人間天堂:中國江南珍寶展」的參與經驗
蕭依霞老師主講
「芥菜籽畫坊」書畫修復工作室創立人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古物維護研究所碩士
曾任波士頓美術館東亞書畫修復室研究員(fellow)
曾任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首席中國書畫修復師(2014-2025)
曾參與北京故宮太和學者計畫與台北故宮進行學術交流
美西 | 12/12/2025 週五 [晚] 06:30 - 08:00
亞洲 | 12/13/2025 週六 [晨] 10:30 - 12:00
*** 以上亞洲時間:中港台新馬時區
ZOOM ID: 646 831 4508
PASSCODE: WINDWIND
富饒的江南孕育豐美的文學藝術,塑造了世界對傳統中國的印象。2023年克里夫蘭美術館(Cleveland Museum of Art)「人間天堂:中國江南珍寶展」(China’s Southern Paradise: Treasures from the Lower Yangzi Delta)是在亞洲以外,首次以長江三角洲下游的藝術生產與文化影響作為主軸的展覽。集結來自中國、日本、歐洲、加拿大、臺灣、美國各地的200件文物,包括克里夫蘭美術館館藏、來自日本的國寶級作品、以及六家中國博物館藏品。
蕭依霞老師,在榮任克里夫蘭美術館修復師期間,參與了「人間天堂:中國江南珍寶展」特展的籌劃與策展工作。此展覽不僅是一場東方藝術的跨文化展示,更是從修復到展示、從保存到詮釋的深度體現。講座將分享在西方博物館語境中,如何讓東方之美被看見、被理解、被共鳴的思考與實務經驗。
風簷雅敍 ZOOM 會
十二金釵誰登場
—— 紅樓夢戲曲改編
王安祈教授主講
國立台灣大學文學博士
國立台灣大學講座教授退休 獲選為台大名譽教授
國家文藝獎得主
傳藝金曲獎特別獎得主
美西 | 12/19/2025 週五 [晚] 06:30 - 08:00
亞洲 | 12/20/2025 週六 [晨] 10:30 - 12:00
*** 以上亞洲時間:中港台新馬時區
ZOOM ID: 646 831 4508
PASSCODE: WINDWIND
《紅樓夢》小說成書以來,屢次被改編為戲曲,本次雲端講座,將配合演出影片,介紹越劇、黃梅戲、崑劇的《紅樓夢》,以及國光劇團魏海敏主演的京劇《王熙鳳大鬧寧國府》,如果時間允許,將再介紹國光劇團唐文華、溫宇航、黃宇琳主演的《夢紅樓〜〜乾隆與和珅》。
風簷雅敍 ZOOM 會
「我喜愛詩,也喜愛自然。花藝對我來說,不只是創作,更是一種生活、一種心境。總希望能夠在花朵枝葉中,傳遞中華花藝文化的雅韻與深情。期許自己一直悠遊其中,把這份屬於我們的文化美學傳承下去,讓更多人認識並喜愛。」
—— 王愛珠
詩情花藝
—— 此心安處是吾鄉
王愛珠老師主講
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花藝教授
第八屆教師聯誼會會長 (2021-2024)
美西 | 12/26/2025 週五 [晚] 06:30 - 08:00
亞洲 | 12/27/2025 週六 [晨] 10:30 - 12:00
*** 以上亞洲時間:中港台新馬時區
ZOOM ID: 646 831 4508
PASSCODE: WINDWIND
花藝的創作,始於花朵枝葉安排的形色建構之美;進而寄託心境、抒發理想,賦予其精神生命的人文意境之美。中華花藝蘊涵深厚的文化底蘊與哲思,在世界花藝語境中獨具特色。台灣花藝人士多年來勉力倡導,完成許多文藝復興的先驅使命。
中華花藝的世界——花器如金屋、如精舍,承載天地靈秀之氣;花朵枝葉飽含生命的律動,在瓶與盤之間、筒與籃之間、碗與缸之間,體現修身養性之道,文化精神的承傳。
在動盪而多變2025年終歲末,以「此心安處是吾鄉」為題,循著蘇東坡詩詞的詩心,其題意與意象,融入文人情懷與哲思,探尋花藝與心靈的共鳴。讓我們在歲末時分,以詩為引、以花為語,透過一件件花藝作品,回望一年的流轉風景,「心安即鄉」——在詩詞花影之間,自在安頓吾心吾鄉。
第八屆教師聯誼會會長 (2021-2024)、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花藝教授王愛珠老師自1996年起從事中華花藝教學至今,致力推廣中華花藝的文化精神與美學內涵。於2013年創立「詩情花藝」社群平台,以詩詞為主題,結合花藝之美與人文情懷,探索分享中華花藝之精髓。
王老師曾多次受邀參與國立歷史博物館、故宮博物院及海內外各大展覽,並於美國、兩岸多地進行講學與示範。更舉辦多屆師生聯展,受邀於台北市政府探索館與國際特展。其創作融合傳統精神與當代美感詮釋,備受矚目與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