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珠老師於台北探索館「詩情花藝 - 中華插花藝術特展」
王愛珠老師
中華花藝文教基金會花藝教授
第八屆教師聯誼會會長 (2021-2024)
「我喜愛詩,也喜愛自然。花藝對我來說,不只是創作,更是一種生活、一種心境。總希望能夠在花朵枝葉中,傳遞中華花藝文化的雅韻與深情。期許自己一直悠遊其中,把這份屬於我們的文化美學傳承下去,讓更多人認識並喜愛。」
—— 王愛珠
王愛珠老師自1996年起從事中華花藝教學至今,致力推廣中華花藝的文化精神與美學內涵。於2013年創立「詩情花藝」社群平台,以詩詞為主題,結合花藝之美與人文情懷,探索分享中華花藝之精髓。
王老師曾多次受邀參與國立歷史博物館、故宮博物院及海內外各大展覽,並於美國、兩岸多地進行講學與示範。更舉辦多屆師生聯展,受邀於台北市政府探索館與國際特展。其創作融合傳統精神與當代美感詮釋,備受矚目與好評。
🔸風簷雅敘🔸
2024 詩情花藝 二十四節氣 https://youtu.be/ZTLhcxSDrP8
2023 歲末圍爐在風簷 --- 詩情花藝 https://youtu.be/kah2Xx6gkjk
2022 詩情花藝 「一年好景君須記」--- 中華花藝的季節之美
https://youtu.be/JE7RK6EXaH8
2021 詩情花藝 https://youtu.be/j0E8B8709K4
在中華文化中,「遊」是一種超越時空的境界——
「遊」的花藝聯想
「遊」在中華文化裡,不僅僅是走出門的旅行,更是心靈的流動、生命理想的探尋。從屈原到莊子,試以花藝作品來呈現兩種截然不同卻又互補的生命境界。
屈原的「遠遊」,是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悲壯之遊。花木或直立向上,或色彩濃烈深沈,藉此映照一顆憂國的赤子之心,即使最後投入江河之中,還是以生命成全理想。
莊子的「逍遙遊」,是心靈破繭而出的自由之遊。以線條舒展、色彩清朗為主,象徵精神脫離了名與利的羈絆,翱翔於天地,逍遙自在。
花藝在此成為一種詮釋,既是身之所往,也是心之所游。在自然的花草間寄寓生命的理想。或悲壯、或瀟灑、或深沈、或自在,都是一種「遊」的姿態。
屈原的〈遠遊〉—— 理想與苦痛的掙扎
路漫漫其修遠兮 吾將上下而求索
高聳直立的樹皮和杜鵑為架構,如孤峙的秋山,象徵屈原崇高的人格與矢志不移的理想。枝葉間點綴的紅色花叢點點,如燃燒的信念,在蒼翠與枯枝間綻放;斑駁的樹皮、錯落的枝葉,是時世險阻與無常的映照。
花材的佈局由下而上,在層層推進中,顯現秋山靜穆的山川之景,寓意著屈原漫長而艱險的人生道路,雖身處險境,卻志不改、心不屈,勇於在天地之間「上下而求索」。
此作以「求索」為旨,展現屈原的精神----不隨波逐流、不屈於時俗,縱然孤獨,亦要在天地之間探尋真理與正道。
日月忽其不淹兮 春與秋其代序
曲折的藤蔓枝條是歲月的痕跡,蜿蜒而行,環繞不息;金黃色的鐵刀木花序迎光而立,映照日月流轉的光輝;橙色雞冠花和點點的滿天星,象徵著四時更替的繁華與純粹。
作品以瓶、盤上下呼應的花器為基調,寓意時序流轉、陰陽往復。生命在時間的洪流中不斷變換,如日月交替,不會停駐。枝條的延展與花朵的盛放,既顯無常,亦寓永恆,呈現出屈原所感物的生命節奏。
此作表現的不僅是自然四季的遞嬗,更是人心對光陰易逝的感慨;花開花謝,日升月落,皆是天地循環的一部分,而其中自有莊嚴與大美。
悲時俗之迫阨兮 願輕舉而遠遊
以蒼勁的奇木為骨幹,承載著時世的沉重與困境。梨枝抽芽結實,已有幾朵小花初綻,帶著向上的力量,正如詩人胸中蓬勃的志向,欲凌越俗世,飛舉遠遊。
白色孤挺花靜靜開放,如高遠皎潔的心志,不為塵垢所染;藍星花依傍其側,仿佛澄澈長空,承載著超越世俗的嚮往。整體構圖由厚重的枯木向上舒展,隱喻屈原雖感時俗迫阨,仍願振翅而遊,寄託於蒼茫天地,追尋理想與自由。
此花作,既有沉鬱之感,亦有高遠之志;是生命在困厄中尋求解放的寫照。是悲情,更有對理想與自由的堅持。
莊子的〈逍遙遊〉—— 精神的自在翱翔
無待而遊於無窮
蒼松枝幹蒼勁挺立,姿態如雲,帶著不屈的氣骨;白花純淨綻放,清光自照,猶如明月。綠與白相映,一盤之中自成澄澈的天地。真正的自由,不需依附,不必倚賴,心靈便能在天地間自在遨遊。
觀此作品,如聽松濤朗朗,如見明月清輝,於有限處開展出無窮的逍遙。
蒼松清韻,白花靜放。或許,自然就是最好的答案。
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氣之辯 以遊無窮
本件花藝作品,以粗獷的黑色陶甕為器,奇木橫出如翼,意欲乘風遠颺。其間的菊、桔梗、滿天星與野花草木,左右呼應、錯落有致。白菊的清明、桔梗的淡紫、狗尾草的搖曳,與枝木、苔蘚相依,彷彿天地之間自然的呼吸。
看著它,就像跟著花木一起在天地間漫遊,心也變得自由舒暢。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正是此作的精神。花與木,乘著天地的正氣而生長,風、雨、水、露皆是滋養他們的「六氣」。在這樣的交融中,不論榮枯盛衰,都化為無窮的生命遊行。
此作不以繁華爭豔,在清疏中見逍遙,觀者凝視之時,彷彿心也脫離世俗的牽絆,與天地同遊,達到自由自在的心境。
邈姑射之山 有神人居焉
蒼雪鋪地,荒原寂靜,天地一片清寒。枯木和串前柳為層巒山脈,遠山孤峰、山勢嶙峋而立,靜對無邊際的風雪;枝葉泛著淡黃色的光彩,宛如寒夜裡的一縷微明,照亮了蒼茫大地。
無人跡、無塵囂,唯有清風與白雪相伴,彷彿步入莊子筆下的姑射之山。那裡遠離世俗、澄澈無塵,唯有清絕之美與自在的心境。
此作沒有繁花的色彩,只以白色和綠色的蒼涼襯托壯闊的大地,以孤寂營造永恆。廣闊無垠的大地,孤獨寂寞,卻也正是因此,心靈得以放逐,展開無待之遊。